返回第413章 捡漏王  盛唐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为今之计,以稳为主。” 
    方重勇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老郑? 
    基哥脑子里出现郑叔清点头哈腰的模样,随即笑道:“郑叔清为官四平八稳,在朝堂多年,确实是合适的人选。力士啊,草拟一份圣旨,今日便下发下去,拜郑叔清为右相。” 
    方重勇的建议,跟基哥的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只是他后知后觉,暂时还没想到而已。 
    基哥觉得,郑叔清最大的优点,就是这个人为官没有任何想法,有他没他几乎一个样。 
    郑叔清整个人身上就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苟住! 
    想治理好大唐,自然是不能让郑叔清这样的人当右相。可是如果只是为了稳定朝局,那么这个人确实是最合适的。 
    也最好控制。 
    因为这个人不折腾。 
    关键是,其他人都知道郑叔清只是一个“代理右相”,迟早会走的。所以反而不会给他使绊子。这样有利于稳定目前将乱未乱的局面。 
    “平西郡王此番平息叛乱有功,你想要什么赏赐呀?” 
    基哥不以为意的询问道。 
    “回禀圣人,微臣矫诏,虽事出突然逼不得已,却也可以算作是欺君。 
    微臣恳请朝局稳定后,不再担任银枪孝节军军使,外放为官,岂会奢求赏赐?” 
    方重勇躬身行礼说道,态度异常谦逊。 
    听到这话,基哥满意的点点头,随即摆了摆手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 
    你当不当这个军使,伱自己说了不算,那是朕说了才算的。 
    朕让你当,你不想当也得当,岂能讨价还价?” 
    “微臣惶恐。”方重勇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罢了,你带着高力士去收拾残局吧,朕想在议政堂静一静。” 
    基哥叹了口气,自顾自的走进议政堂,也不知道是在惆怅什么事情。 
    走进议政堂以后,他环顾四周,发现并没有被人翻看,搜查的痕迹,悬着的心才放回原处。 
    从方重勇的态度看,基哥感觉这应该就是一场被逼急了,然后反杀的兵变。事前并未有什么具体谋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诉求,更不涉及到他那些好大儿。 
    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至于方重勇举荐郑叔清,倒也是合情合理。不只是李适之害怕清算,方重勇和银枪孝节军也害怕事后有人“翻案”啊。 
    不推举一个相熟的人去当宰相,把事情一板一眼的落实,在场面上盖棺定论,万一将来朝廷反攻倒算怎么办? 
    这件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反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方重勇不经意间,就把最大的一个隐患给消除了。 
    郑叔清若是将来对付举荐自己为右相的方重勇,那么他的政治信誉和人格道德,将会完全破产,成为一个人见人恶的卑鄙小人。 
    这一手当真是玩得好啊! 
    基哥一边在议政堂内踱步,一边心中感慨,方有德生了个好儿子。 
    幸亏,这不是自己的儿子,要不然,此人一定会行当年太宗玄武门之事! 
    当然了,方重勇不姓李,所以只要不跟皇子勾结,就翻不出什么浪来。 
    这同样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人未必有搞事情的心思,但他已经有搞事情的能力了,以后必须要注意一些。 
    基哥默默的在方重勇身上,打上了一个“不叫的狗”的标签。 
    “有哥奴在,断然不止于此啊。” 
    基哥忍不住长叹一声,开始怀念起那个为自己操持大唐多年的李林甫来。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若是李林甫在,绝不会因为赏赐的事情发愁,自然也不会逼得银枪孝节军兵变了。 
    “神策军也不行了,一万多人打不过三千人,废物一个。 
    唉,京师就是养不出雄兵……” 
    基哥喃喃自语的说道,此刻的感受,就好似南唐李煜所写的那句一样: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圣人!我要见圣人!来人啊,我要见圣人!” 
    银枪孝节军兵变几日之后,大理寺狱最里面的一间牢房里,已然是蓬头垢面的李适之,对着监牢外的狱卒喊话道。 
    那两个狱卒移开目光,连看都懒得看李适之一眼!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李适之以前是宰相又怎么样?进了大理寺狱,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趴着,谁管你以前是多么叱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