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兰州密议  盛唐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兰州,自古就处于边关地区,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还是民族大融合的交汇乐土。
    
    长期有北方的匈奴、突厥、鲜卑、回纥、蒙古、吐蕃、西夏等游牧民族曾经在此放牧,也在此繁衍生息。黄河、苑川河、雷坛河、庄浪河等河流汇聚于此,使这里既是边关重镇,又是水路、陆路要害。
    
    走北方驿道可达凉州武威城,往西则可抵达鄯州,往东北沿着黄河则可抵达灵州。
    
    这里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水”的地形,易守难攻,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虽然现代兰州的农耕经济已经很有些历史沉淀,但和后世某些人幻想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唐代时,兰州依旧是以放牧经济为主,农耕经济为辅。直到元、明时,才因为汉民的大量开边在此定居,使这里成为了一片以农耕为主的区域。
    
    几天之后,方重勇带着亲随,以及尚未成型,仅有数千人的天威军,从鄯州城出发,浩浩荡荡奔赴兰州。在抵达兰州之后,他让哥舒翰接管了兰州城的城防,然后一边在天威军中臻选银枪孝节的猛士,一边等待王忠嗣的到来。
    
    王忠嗣从河东那边过来,必走兰州,两人总是要碰面的。不得不说,方重勇的安排可谓是考虑周全。
    
    果不其然,他到兰州屁股还没坐热。两天之后,王忠嗣便带着一千亲军,还有以李光弼为首的数十人亲信将领,一同抵达了兰州金城。
    
    大概是担心补给不便,所以王忠嗣身边的兵马不算很多。但他身边的将领可真不少,这些人若是去了鄯州,那几乎是可以将陇右边军高层大换血!只看王忠嗣怎么安排了。
    
    金城外,黄河岸边。
    
    前来迎接王忠嗣入城的方重勇,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何昌期、王难得等寥寥数人,又看了看自家岳父身边,那数十人规模的庞大武将团。
    
    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对于大唐边军的潜规则玩法,以及对时代发展的脉络,产生了一点点理解偏差。
    
    安史之乱以前,虽然大家都知道安禄山要谋反,但安禄山干的事情,却几乎是所有边镇大佬都在干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安史之乱后,李光弼与郭子仪不和,起因便是因为郭子仪是安思顺的亲信,而李光弼则类似王忠嗣义子。
    
    王忠嗣被冤贬官,接替他的便是安思顺,这让李光弼怀疑是安思顺那边的人在使坏。
    
    其间是非且不去说,只是这里面边镇武将自上而下抱团的姿态,大概也是一览无遗了。
    
    这些人与安禄山的区别只在于:天宝末年的时候安禄山造反了,他们暂时还没有,却也不能排除谋反的可能性。
    
    抛开政治意图不谈,将这些在边镇抱团的武将群体,看做是“有能力有实力的潜在造反集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代宗时期的仆固怀恩谋反与德宗时期的泾原兵变,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暂时还不是藩镇,但已经有了藩镇的雏形,只是缺乏一个契机。藩镇所需的一切内因,都在持续发酵之中。
    
    “这么久没见了,怎么见到某就发愣啊!”
    
    王忠嗣大步上前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大笑道。
    
    “岳父里面请,小婿已经略备薄宴,为岳父接风洗尘。”
    
    方重勇恭敬行礼道。
    
    “嗯,甚好,同去!”
    
    王忠嗣微微点头说道。
    
    二人并肩而行,王忠嗣忽然感慨叹息道: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某最庆幸当初没看错人。
    
    我那女儿眼高于顶,性子也不怎么好,婚后她没有为难你吧?”
    
    王忠嗣不动声色问道。
    
    “确实不太行,几下就没力气了。”
    
    方重勇想着家国天下的大事,有口无心的随便应承了一句,说完才发现自己说漏嘴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