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请问‘什么都做了,却说那不是爱情,’那是什么?”
    当场,就有人把这个问题发到逼乎上面去了。
    没多久,倒是有些零星的回答。
    可是,都没回答到点子上。
    回答问题的人,明显还没有听过《亲爱的,那不是爱情》这首歌,所以回答的内容,没有围绕这首歌,倒是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
    “不是爱情,那就是买卖咯。”
    “也可能是隔壁老王。”
    “禁忌之恋?”
    ……
    这首歌,从歌词是看不出来怪异的地方来自哪里。
    原曲的mV,则说明了一切。
    不过,一般人听歌,从来不会去琢磨mV在讲什么故事,也不会去想,mV是对歌词故事的解构。
    按照原曲mV,故事发生在那年夏天。
    男孩和男孩,都还是小小的,幼稚的学生。
    故事地点发生在舞蹈室,风琴叮咛下有个跳舞的姐姐,她很漂亮,身段优美,男孩惊鸿一瞥,内心第一次产生悸动。
    也有了男孩子第一次送书信表白,姐姐收到告白信惊讶的样子。
    姐姐问他:“为什么喜欢看姐姐跳舞?”
    男孩子顺手递过牛奶:“不知道,但只要姐姐开心,我就开心。”
    姐姐握着温热的牛奶瓶,感觉很窝心。
    画面一转。
    在绿茵下的破旧小木屋里,男孩子坐着弹琴,女孩子在旁跳舞,要是时光能停留于此那该多好。
    然而,遗留在此画面里的,只有姐姐牵着男孩子的手。
    男孩子旁白:“长大以后,我要和姐姐结婚。”
    ……
    原曲mV,就是把歌词里的故事演绎了一遍。
    后面就是长大以后,岁月在暗中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歌词唱着‘你说牵了手就算约定’,原来的木屋不见,独留一张床,歌曲接着唱‘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这就是年少的男孩子,在懵懂的年纪遇到不合适的爱情,就像精灵住错了森林,在不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姐弟恋。
    这首歌,讲述的就禁忌之恋。
    怎么可能不怪嘛。
    没有mV的故事,光琢磨歌词,是不可能琢磨出来的。
    “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
    “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就像是精灵住错了森林。”
    “那爱情错得很透明。”
    ……
    副歌部分,终于唱完。
    蔡姿燕以极具爆发力的嗓音收尾,完成第一部分。
    虽然这首歌的钢琴声一直很忧伤,好在在音乐节上,前半部分唱的歌曲一直都很嗨,大家的情绪还处于亢奋状态。
    加上这股忧伤,是淡淡的,来得没有那么强烈,以及被歌词的怪异所吸引,倒是没有人哭,但是情绪不高就是了。
    可就在这时,很突出的声音传来。
    与之前的钢琴、吉他、提琴等乐器完全不一样的声音。
    从头演绎这首歌的旋律。
    “哇塞,好听!”
    “什么乐器啊?”
    “是横笛!横笛solo!”
    “牛逼!鸡皮疙瘩起来了!”
    “好听,真的好听!”
    ……
    舞台中央的升降台上,站着一个人,嘴边横着一只笛子。
    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旋律,感官是不一样的。
    笛声是那种非常突出,一出现就让人感到惊艳,非常抓耳。
    原本的致郁,原本的淡淡忧伤,在这一刻统统消弭。
    现场观众的情绪再次高涨,尖叫声、掌声不断。
    这就是李昱给这首歌加的,他自己的创意。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衔接处,加上横笛,令表演更加饱满,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
    不过,这只能在现场表演的时候加入。
    原曲的乐器搭配是风格相近,有其合理性,突然加入横笛,只会破坏这种合理性,听久了就会发现这段过于突兀,把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浪费掉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横笛上,有点舍本逐末的意思。
    但是放在现场,带有表演性质,而且只演绎一次,只会让人感到惊艳。
    现场效果爆炸!
    “横笛!”
    刘喜惊喜道:“谁的创意呀?有些突兀,但是好听,真好听。我太喜欢他这个横笛了,换个乐器,曲子变得不一样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