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20、皇帝脱险  明末钢铁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因为东南风很小,热气球飘得慢,崇祯在热气球上看到了后三宫的失陷。

    他叹了口气。心里有些愧疚。

    对后宫的这些女人,他其实是最喜欢田贵妃的。

    田妃性格温婉,知书达礼,和他有很多的共同语言。不过这个节骨眼儿,可不是拎不清的时候,皇后和太子才是最重要的。

    只好苦了爱妃了,不是朕无情,只是朕一身所系天下苍生,怎可为了一个女人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呢。

    热气球向着南城飘去,很快就飘过了北城的前三门。

    这里是张世泽等人驻守,过了这里他就安全了。

    景东转身问道:“陛下,南城到了,向左降落是秦良玉将军的大营。向右降落是京营的大营,如果出城过永定门,是定远侯的大营。在哪里降落请陛下定夺。”

    崇祯之前给杨凡发布命令的时候,特意派驸马巩永固临时代管永定门,并且拨给他京营五百人。

    崇祯想了想,说道:“就在永定门瓮城里降落吧。”

    这个时候,他谁都不信任了。

    京营里还有没有福王的暗子,谁能打包票呢。

    秦良玉的兵毕竟不是朝廷的部队。

    杨凡那里是城外,调他的兵是为了警戒建奴。那里岂不是跟建奴随时会打起来。那里更危险。

    而且,杨凡除了有点家丁,那里还有兵马。不是都被自己剥夺的一干二净了吗。他现在这三万多人马,还是听说建奴已经堵塞了回京的道路,他回不了京城,才在天津临时招募的。

    对这些商人和工人组成的民兵,崇祯是不看好的。

    毕竟他们也不是定远侯自己训练的。这些人能济得了什么事情。

    自己调动他们去永定门堵截建奴,就是防止万一有人给建奴开门。

    今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完蛋。

    他没想到事情会恶化到这个地步。本来他是胜券在握的。

    他正一步步的收紧对东林的绞索,这个时候,只要不让关宁军进城,不让人给建奴开门,其他的变数都不值一提。

    他怕杨凡带着的这些人被建奴击溃。所以特别让巩永固临时监管永定门。

    所以,他怎么可能去杨凡那里呢。

    热球开始减小火焰喷射,逐渐停止加热,高度开始慢慢的降低。

    十分钟后,稳稳的降落在了永定门的瓮城里。

    崇祯和周皇后、抱着太子、公主的王承恩,从吊篮里出来的时候,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浮上心头。目眩良久,周皇后甚至哭了出来。

    本来,今夜郑太妃发动叛乱时,已经是死局了。

    郑太妃把能算到的都算到了。他是插翅难飞了。

    毕竟,她筹划了半辈子,这一次把所有的家底和底牌都拿出来一搏。

    如果赢了,就给自己的儿子博一个皇位。如果输了,那就一块完蛋。

    反正,她不发动也是坐以待毙。

    这可不是她的风格。能拉东林下水,这种机缘可遇而不可求。

    上一次,双方联手,搞掉了让两方都受不了的天启。这一次,他们再度联合准备把崇祯一家也送走。

    可惜,最后千算万算,没算到崇祯还有这种后手,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母妃,现在怎么办”福王脸色煞白,肥胖的脸颊抖动着问道。

    “马上派人去联系内阁,让他们立刻调动关宁军进城。明发废除皇帝诏书。”郑贵妃目光阴沉的说道。

    这件事,现在是骑虎难下了。

    造反这种事情,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上船就下不来了。

    今夜,内阁值夜的阁臣,一直在文华殿和文渊阁。

    这段时间战况紧急,皇帝和勋贵、内阁经常通宵在武英殿指挥和处理各种紧急军情。连带内阁也经常性住宿在文华殿宫区。以备皇帝随时召见和草拟圣旨。

    今夜,值夜的正是东林的李标和钱龙锡二人。非东林的阁臣都被他俩打发回家睡觉去了。这也没人会怀疑。毕竟这段时间大家都拖得疲惫不堪。阁臣还能回家休息一下,缓一缓。

    可是首辅和次辅,是如论如何也离不开的。

    他俩一个首辅一个次辅,掌握着各种印信,可以草拟圣旨,可以发布给六部的命令。很多事情,他们俩在这里就能办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东林并没有直接出面反叛。

    街面上的战斗,谁也没法证明这些人是他们指使的,因为没有证据。今夜各个势力大乱斗,注定没法事后追究。

    而皇宫叛乱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出面。

    那些攻击皇帝的人都是郑贵妃线上的。早期进入放火的那些人也不是东林线上的人。他们十分狡猾的规避了一切可能沾染危险的可能。

    钱龙锡捏着拟好的诏书,静静的听着外面的喊杀声。李标站在他旁边,和他一起站在文渊阁的二层打开的窗户前。二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如果郑贵妃把活儿干完了,他们就会立刻带着诏书和群臣去迎接福王到武英殿继位。如果郑贵妃失败了,这份诏书就会从来没有存在过。他们绝对不会和失败者捆绑。

    “宁公公来了,看来事情办完了。”钱龙锡看到宁公公带着人火急火燎的赶来了。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转头向着李标说道。

    文渊阁是皇家图书馆。这个时代藏书楼一般都建在水边上。因为藏书楼最怕失火。文渊阁前面是水池,水池周围是汉白玉的雕栏玉砌。

    一座小石桥把水池分成两部分。过桥就是文渊阁的正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