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帝王心术  我在明末当特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哈善收钱办事干脆利落,收下施琅贿赂的万两白银履行承诺撰写密奏,派遣专人送往京师呈送康熙御览。

    满清是金国女真后裔,努尔哈赤率军作乱原本打算占据关东一隅称王称霸,趁着明朝内乱多尔衮率军入关,在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铁杆汉奸帮助下侥幸占据万里江山,改朝换代国运昌隆。

    满清贵族自知以少驭众民心思汉,对手握兵权的汉官疑忌甚重,生怕效仿吴三桂造反作乱,驻防地方的八旗都统奉旨秘密监视汉官,随时可以密折奏事禀报不轨行为,遇有紧急事变甚至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密奏由军驿八百里加急呈递,不一日就送到紫禁城。此时已是幕霭深沉,层层叠叠宛若鱼鳞的宫菀殿宇沐浴在夜色之中,按照宫禁惯例内外宫门早就上锁关闭,若无圣旨不得开启。

    专折密奏按规矩不经通政司登记就可上达天听,康熙对平台战事极为关注,吩咐若有军情务必第一时间呈送,因此宫门侍卫不敢怠慢,粗粗审查之后,一站接一站接力将密奏送到位于紫禁城西苑的养心殿。

    养心殿是康熙亲政后的寝宫,也是下朝之后处理政务所在。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不动声色擒拿权臣鳌拜,谈笑之间平定三藩叛乱,英明神武古今少有,自然不会沉迷酒色荒怠政事,每日晚膳后都要回到养心殿批阅奏章,盛夏寒冬从不例外。

    世人都晓得康熙勤政爱民,有谁晓得为维护英明君主形象,康熙要付出多少同龄少年不曾感受的辛酸和努力。

    身穿明黄八团龙袍,头戴瓜皮镶玉小帽,白净面皮隐约现出几粒染过天花痊愈留下的麻子,年方弱冠的清瘦少年坐在宽敞桌案前,神情专注批阅面前的大叠奏章,时不时提起湖笔在奏章上面写些什么,细长眉毛蹙成一团,远远瞧去仿佛对烛苦读的秀才相公。

    高大殿宇烛火通明亮如白昼,银雕宣德炉袅袅升腾龙涎奇香,伺候的太监宫女远远站在殿外,生怕不小心发出动静影响皇上思绪,惟有最亲信的贴身太监小桂子静悄悄缩在廊柱阴影,一声不响静待召唤。

    小桂子七岁阉割入宫,由孝庄太后指派服侍刚刚登基称帝的少年天子。那时权臣鳌拜掌控朝政,飞扬跋扈从不把康熙放在眼里,朝廷政事全都自作主张,敢怒不敢言的康熙在孝庄太后亲自监督下,每日枯坐御书房读书识文,聆听侍讲学士讲解枯燥无味的“治国之道”。

    康熙贵为帝皇实际不过稚龄幼童,学习之余自然贪玩好动,碍于皇帝身份不能嬉于玩乐,同龄的小桂子成为最佳玩伴,时常偷偷摸摸制作一些宫里不曾见过的乡村玩物,陪着康熙玩泥巴踢毽子,若有责罚先行承受,感情远比平常罕得见面的皇亲宫妃更为亲近。

    康熙亲政后设计除掉鳌拜掌控大权,立即提拔小桂子为宫内最年轻的四品总管太监,明面上掌管御膳房,依旧留在身边贴身伺候。

    小桂子伺候康熙多年自然通晓主子脾性,缩在阴影深处如同泥胎木塑,目光瞬也不瞬留意康熙举动,只要稍有动静立即就会活转过来。

    就在万籁俱寂时刻,由远而近传来细微脚步,拈着湖笔批阅奏章的康熙眉头微蹙,眼角余光飞快瞟向殿外,随即若无其事收将回来。

    小桂子敏锐目光捕捉到康熙的情绪变化,轻烟般无声无息窜到殿外,瞧见小太监毕德捧着密奏高抬脚低落步飞快过来,阴冷眸子陡地射出寒芒,迎上去压低嗓音问道:“哪来送来的?”

    见是康熙身边最为得宠的小桂子,毕德赶忙毕恭毕敬行了个礼,凑近耳朵轻声嘀咕几句,小桂子听得面皮一紧,伸手接过密奏,悄无声息返回养心殿,临行前板着面孔轻声咕哝一句,“到慎刑司领二十板子,日后当差仔细些。”

    慎刑司是宫中专门惩罚犯错太监宫女的所在,凡是进去必定躺着出来,闻者无不惧怕万分。

    毕德听得一怔,不晓得自己哪里犯错,抬眼瞧见小桂子细长身影已飘进养心殿,半句也不敢高声,垂头丧气轻手轻脚离去。

    赶紧老老实实去慎刑司领刑,否则明日恐怕就会被悄无声息抬到恩济庄,咋死的都不晓得。

    小桂子捧着密奏小心翼翼迈进养心殿,康熙早就瞧在眼里,放下湖笔伸了个懒腰,端起茶水轻呷一口,冲小桂子笑道:“哪里来的奏章,这么晚还要赶着送进宫来。”

    小桂子冷厉面孔早就转换成为和煦春风,笑嘻嘻把密奏捧到桌案前,轻声禀道:“驻防福建的哈善都统差人送来,说不定是平定台湾的报捷喜讯。”

    目光不由自主瞥视御书案旁柱子贴着的宣纸,上面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个名字已经抹去,惟有郑经赫然在目。

    康熙注意到小桂子目光,转头瞧向有些陈旧的宣纸,眸里现出缅怀,哈哈笑道:“这是昔年三藩作乱时朕亲笔写下的纸条,眼下三藩已除,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把台湾郑经一起抹去。”

    郑经已于康熙二十年染病去世,眼下袭位的是尚未成年的次子郑克塽。小桂子自然不敢跟康熙挑字眼毛病,赶忙奉承道:“皇上明见万里统御有方,前线将士奋勇作战,必定能够一战平贼扫除叛逆,奴才在这里先行恭喜皇上。”

    嘴里说话,轻步上前替康熙斟满茶水,后退三步垂手躬立,眼皮微掀窥视动静。

    按清廷规矩专折密奏由皇上亲自处理,任何臣子不得截留,小桂子虽受康熙宠爱,说破天不过宫中太监,哪敢大胆偷窥,只能能从康熙面色窥探端倪。

    康熙登基多年早就听惯奉承言语,微笑着点了点头,仔细审视密奏封面完好无损的印记,拿起玉筒内的金柄银刀亲手裁开,粗粗扫视了几行眉头,眉头微蹙隐蕴怒气。

    小桂子垂手恭立表面规规矩矩,眼角余光不时窥视康熙表情变化,见此模样暗叫糟糕,果见康熙用力拍了下桌面,冷声道:“哈善这厮好不糊涂,居然上密奏说施琅与姚启圣文武不和有碍平台大计,出主意要朕把施琅调离福建方便姚启圣行事。哼,施琅是朕特意委派的平台将领,哪有哈善说得那么不堪。”

    小桂子听得莫名其妙,谄笑着连声应和,半句不敢多嘴多舌。

    疾言厉色发了通脾气,康熙蹙眉沉思片刻,忽地抬头问道:“小桂子,你以前与施琅打过交道,觉得施琅敢不敢辜负皇恩,有朝一日企图自立为台湾王?”

    听到自立台湾王小桂子心头一紧,他贴身伺候康熙多年,自然晓得皇上对汉臣颇为疑忌,施琅手握重兵奉旨平台,康熙对他极不放心,除指令哈善秘密监视外,暗中派遣亲信密探潜伏漳州刺探,一举一动都要如实禀报。

    前几日潜伏密探刚刚发回密奏,禀报哈善当众开棺验裳之事,康熙看了付诸一笑,对施琅忠心稍觉放心,想不到哈善居然就来了这么一手。

    小桂子是康熙贴身太监,前些年施琅奉旨回京师任内大臣,不甘心投散闲置挨白眼,四处钻营想要出任福建水师提督,自然也有大笔贿赂暗中赠送宫中掌权太监,小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