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问德内尔道:“为什么?”
“因为叛国。”德内尔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如果他只是遵守维希的命令和我们打,打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向德国人投降都无可指摘,更何况现在还是向同为法军的我们投降。要是他还打算顽抗,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铁了心要做德国人的狗!既然如此,卖国贼凭什么杀不得?!”
这样杀气腾腾的最后通牒将德杜将军的斗志彻底击垮了,于是加蓬的战争就在11月9日基本结束,自由法国总共才阵亡了22名官兵。三天后,迪奥上尉又以两人牺牲为代价拿下了以“巴黎屠夫”的名字命名的梯也尔港。
只是在当晚德内尔向戴高乐汇报利伯维尔情况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感到意外且痛心的事——加蓬的总督马松在自己的房间里悬梁自尽了。
这个消息令德内尔目瞪口呆:“还真有人为维希法国殉难啊?!”
但经过调查,大家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加蓬的总督马松本来很早就宣布加入了自由法国,但由于犹豫,又在八月中旬退出了。因此他对自由法国和加蓬的这场内战深感痛惜,并认为这全都是自己的错。
在进入利伯维尔,见到为光复利伯维尔而牺牲的十几名年轻官兵的遗体之后,极为自责的马松总督就回房自尽了。
这样的情况实在令德内尔感到五味杂陈,毕竟1920年的他差点就是这般下场。
“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戴高乐将军。”面对马松盖着白布的尸体,德内尔叹了口气,“还有,要以殖民地总督的规格将马松总督下葬。”
德内尔的副官巴布鲁对天主教的礼仪并不熟悉,因此主持葬礼的工作就交给了达让吕少校。这个在达喀尔港外吃了维希部队一发子弹的少校便带着几个士兵,拉着马松的尸体去了教堂,请当地的塔尔迪主教主持葬礼。
次日早上七点,德内尔听到了礼兵鸣枪致敬的响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