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寻粮,谈何容易?
要是能过了秦岭,到达湖广那就容易得多了,这几年都是丰年,加之湖广并没有什么战事,前几年的广南西路侬人叛乱也平定了,粮价还算便宜,只有这里才有破解之道。
梁孝城一直以为,杀几个狗官还有官兵就跟山里打猎一样容易,这事在他爹手上就做得如喝水一般容易。
直到自己干起来,真的好难!
不要说武器了,就是生存最基础的粮食,他都要费许多的精力,才勉强能让手下这帮人吃上一个半饱!
进入秦岭的腹地,深......
吐蕃使者离去之后,议事厅内陷入短暂的沉寂。烛火摇曳,映照着众将紧锁的眉头。
“燕王。”岳飞率先开口,“若吐蕃所言属实,西夏与女真果然蠢蠢欲动,则我军必须早作打算。如今松州虽胜,但兵力损耗不小,若再战两线,恐怕难以支撑。”
耶律延禧缓缓点头,目光深邃如夜:“不错。吐蕃之败,不过是这场大棋局中的一枚弃子。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向远处天际。雪停了,风却愈发凛冽,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传令下去,即刻修书一封,命快马送往京城。”耶律延禧沉声道,“务必让陛下知晓当前局势,并请调兵增援西北。”
王德抱拳应命:“是!”
耶律延禧又看向岳飞:“将军此番探敌归来,辛苦已极。你且休整一日,待明日召集诸将,商议下一步战略。”
岳飞拱手领命:“末将遵命。”
翌日清晨,议事厅内再度聚齐众将。高烈、王德、岳飞皆在列,气氛凝重。
“昨夜我已经派人将紧急军情送往京城。”耶律延禧开门见山,“不过,在朝廷回信之前,我们必须先一步做出部署。”
他指向地图上一处要地:“兰州为我军后方补给要道,不可有失。王德,你率主力驻守松州,以防巴桑卷土重来。”
王德点头:“明白。”
耶律延禧又转向高烈:“高将军,你昨夜一战虽胜,但敌军残部仍在逃窜。我命你继续追剿,确保兰州境内无隐患。”
高烈抱拳:“末将领命。”
最后,他看向岳飞:“岳将军,我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交予你。”
岳飞神色肃然:“请燕王吩咐。”
耶律延禧沉声道:“我怀疑吐蕃使者此行并非空穴来风。若西夏与女真果真有意南下,则我军必须掌握确切情报。你可愿亲自带队前往边境,查探敌情?”
岳飞毫不犹豫地抱拳:“末将愿往!”
耶律延禧满意地点点头:“好。我会给你五百精锐骑兵,轻装简行,潜入西夏边境。务必查明敌军动向,若有异动,立即回报。”
岳飞拱手:“末将誓死完成使命!”
部署完毕,众人各自领命而去。
数日后,岳飞率领五百精骑悄然出城,沿着小路向西南方向进发。他们穿越崇山峻岭,避开敌军哨岗,一路潜行至西夏边境。
此处地势险峻,荒无人烟,唯有风沙呼啸,寒意刺骨。
“将军,前方便是西夏边境哨卡。”一名斥候低声禀报,“据观察,敌军近日调动频繁,似有大军集结迹象。”
岳飞眉头微皱:“可曾查明具体方位?”
斥候点头:“大致在三十里外的赤水河谷一带,敌军营帐连绵十余里,人数不下三万。”
岳飞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看来,吐蕃使者所言不虚……西夏果然已经准备南侵。”
他思索片刻,随即下令:“留下十人继续监视敌军动向,其余人随我返回,向燕王禀报情况。”
一行人连夜赶路,风雪兼程,终在七日后回到松州。
此时,耶律延禧正于城头巡视,见岳飞归来,立刻迎上前去。
“将军可有收获?”他急声问道。
岳飞翻身下马,拱手答道:“启禀燕王,末将在西夏边境发现敌军大规模集结,约三万人马,驻扎于赤水河谷,疑有南侵之意。”
耶律延禧脸色骤变:“果然如此……西夏果然趁我军疲惫之际,意图南下。”
他沉吟片刻,随即下令:“立即召集诸将议事,商议应对之策。”
不久后,议事厅内再次聚集众将。
“各位,我军目前面临两大威胁。”耶律延禧站在主位,目光凌厉,“一是吐蕃残部可能卷土重来,二是西夏大军压境。”
他扫视众人一眼,继续道:“因此,我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王德统领,继续驻守松州,以防吐蕃反扑;另一路由我亲率,率领岳飞、高烈二将,前往赤水河谷,迎击西夏军队。”
王德抱拳:“末将愿留守松州,誓死守护城池。”
高烈则兴奋地站起:“末将愿随燕王出征,杀敌立功!”
岳飞亦郑重道:“末将誓死效忠,愿为前锋,直取敌军主帅首级。”
耶律延禧满意地点点头:“好。那我们便分头行动。”
次日清晨,大军整备完毕。五千精骑整装待发,士气高昂。
“出发!”耶律延禧一声令下,大军如洪流般涌出城门,直奔赤水河谷。
与此同时,西夏军营之中,统帅李乾顺正端坐帐中,听取前线斥候汇报。
“启禀大帅,宋军已从松州出兵,大约五千余人,正朝赤水河谷方向推进。”斥候低声道。
李乾顺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果然来了……耶律延禧倒是果断,竟敢主动出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