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南北两线  荡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梁川把吴用耶律重光还有宋俊宋思正兄弟叫到了一处,在他跟前撂着厚厚一叠的情报材料。
    最上面的是粘杆处的人收集的关于高丽还有女真方向的动向,
    每个人神情都极为严肃,一查不知道,这查下来情况比他们预料的还要严重得多。
    梁家军这些年来碰上的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小人物,并没有几个人是狠角色,除了在南方与南越还有大宋狠狠干了一架之外,并没有其他大仗,哦对了,在西北,不过西北那时候用的是奇谋,否则面对李元昊那么多人,梁家军损失绝对不小。
    这一次,敌人的实人远在南越人还有党项人之上。
    梁川痛苦地揉了揉太阳穴,众人看到梁川的神情,也知道山雨欲来。
    吴用想安慰梁川几句,能打便打,不能打的话,还可以退回到南方的海上,不说的别的,至少女真人数十年内还没有在海上与梁家军对抗的能力。
    这事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过,但是梁川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具体可以参考郑经的事迹。
    不过话到嘴边都会变成风凉话,便咽了回去。
    最轻松的要数宋家兄弟,这些年下来,他们早不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敌人是猛不假,但是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有物资和军备,他们就能让敌人喝上一壶!
    ‘何春生走到哪里了?’
    耶律重光直了直腰板道:‘已出发至半道,不日可能就会到达沈州。’
    沈州就是他们女真人的老窝,现在也有一番气象,所有新生的事物一开始大抵都一样,有一种蓬勃的力气。
    与南方这些城市的死气不同,沈州那里现在有许多的人口,人口也达到了近五十万,全是周边的城镇乡村吸附过去的农民还有行商的商人!
    这些人口在南方比起来是真不多,但是对于部落式起家的女真人来说,这里的人简直就比地里的蚂蚁还要多了,这些人撑起了他们后方的物资供应,种地生产衣物制造武器铠甲,女真人除了掠夺,就是依赖于他们,有了他们在后方撑着,前方的战事无往而不利。
    梁川嗯了一声,已经让耶律德隆与何春生各带了一部分粮食,何春生八千斤,耶律德隆两千斤,自己留了一万斤自己用。
    备粮备战,大战在即!
    一万斤是远远不够的,粘杆处的人已经分头去大定大名甚至关内去收粮,现在关内的这些人,不把粮食卖给女真人,急得他们是头皮发麻,多留在手头一天,就亏一天的钱!
    梁川让何春生去找守城的指挥使毛武虎,以他的为名义发一道文书,去采购四下的粮食以充实城内的守备。
    何春生也是开门见山跟这位大哥直接说了,这就是准备赚钱跑路,这城里老弱病残算起来不足三千之数,辽阳城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怎么可能守得住!
    不趁这一次狠狠地给自己赚一笔留一条后路,到时候退无可退,死路一条!
    毛武虎祖上论起来,身上流的是汉家人的血,那时候还可以追溯到唐末,燕云十六州刚割让给契丹人的时候,他们就这样与大宋割裂,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人了,连他爷爷都不知道大宋长什么样,要说什么与汉家人的感情,那是一点都没有。
    受着契丹人的统治,让毛武虎这人既有了契丹人的暴性与贪婪,也有汉家人的怕死,他胆子也算大,这才在契丹人占大头的北方生存下来,而且步步为营,慢慢做大做强,做到了现在辽阳武官第一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以为这辈子就差不多到头了,等女真人打过来的时候就是他的祭日,没想到临末了还碰上一个何春生,这可让他的日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好好地爽了一把,临死前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
    有了毛武虎的公文,以后在辽阳附近周边的这些个地方买粮食,那便不是走私,契丹的人也不好直接下手,回图使的令牌虽然好用,可是也没有办法一直拿出来当鸡毛用。
    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多了,令牌可就不好使了!所以还是公文最好用!
    现在梁川手头的钱基本是上一年万达商会经营剩下来的利润,还别说北方的这帮人虽然跟野人一样,但是手头是真有钱,买起这起名贵的瓷器茶叶那一点也不含糊!万达商会因此也赚了不少的钱。
    今年等南北再强一点,后面的部队再过来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再带一些商品,这样就能继续把生意搞下去。
    粘杆处的这些人现在已经去外面物色盐场了,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把盐煮出来,这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之道,届时就不需要手上的资金问题了!
    梁川翻着那些资料,表情渐渐沉重。
    倭人的战斗力对梁家军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同样孱弱的高丽人来说,他们就堪称天兵天将了!
    送过来的消息上面记载着,倭人集结的部队,还是先头打上汉阳的足有八万左右。
    八万!
    看到这个数字梁川的太阳穴重重地鼓了一下,疼得他不禁揉了一下。
    他手上才几百号人。。
    而且他是想杀倭人,可是现在正面对抗的话,似乎一点胜算也没有!
    八万人呐。。
    梁川敲了敲桌子,问耶律重光道:‘你有没有搞错,当年老子在倭国的时候,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他们去哪里生这么多人?’
    耶律重光道:‘错不了,我们在他们行军过的地方,数过他们的炊饭的灶数,一台按十个人头算的话,差不多也约有一万多灶。’
    古代行军打仗,灶台最是骗不了人的,这也是历代名将记在兵书当中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失误的时候,孙膑当年报庞涓大仇的时候,用的就是减灶之计,每天减少灶台的数量,让庞涓误以为自己的部队开始溃散,只派了小股部队来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