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6章没这个本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反射紊乱特征??正是长期接受“认知免疫”训练的结果。

    消息传开,北欧五国联合宣布暂停所有类似课程,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紧接着,加拿大、澳大利亚家长团体发起抗议,要求公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背景。就连美国本土也开始有心理学家撰文质疑:“当我们教孩子‘不要轻信阴谋论’时,是否也在剥夺他们质疑权威的能力?”

    唐尼得知此事时,正在查看一份新情报:国际刑警组织已正式立案调查“凤凰理事会”涉嫌跨国操纵舆论的行为出逮捕令的对象中,赫然包括哈罗德?克莱恩和那名退役上将。

    他站在窗前,看着白宫草坪上飘落的第一片秋叶。

    他知道,自己输得并不冤枉。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控制,而对手选择了信任??信任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信任个体对公正的本能感知,信任哪怕最微弱的声音,也能在合适的时刻激起回响。

    同一时间,徐川正坐在西伯利亚基地的图书室里,翻阅一本泛黄的手稿。那是父亲年轻时参与“自由之声”广播时写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 “有一天,他们会切断所有的频道,封禁所有的文字。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还有一个人愿意讲出来,火种就不会灭。我们要做的,不是战胜黑暗,而是确保总有人敢点亮灯火。”

    门外传来脚步声,科尔兹诺夫拿着一份刚解码的电报走进来。

    “南半球传来反馈。”他递过纸条,“阿根廷一所监狱的看守,偷偷用收音机录下了我们的广播,然后放给囚犯听。据说,听完后,全体犯人集体绝食,要求狱方提供真实历史教材。”

    徐川低头看了看手表,正好是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

    他站起身,走向录音室。

    今天,他要讲述一个新的故事:关于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那个夜晚,一位值班记者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将摄像机藏在尸体袋中带出战区,只为留下一段未被剪辑的画面。

    他戴上耳机,调整麦克风距离,深吸一口气。

    “这里是自由之声。”他说,声音平静而坚定,“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按下录制键的瞬间,基地外的发射塔再次亮起幽蓝光芒。那一束无形的电波穿过厚重云层,借助电离层的折射,悄然滑向太平洋彼岸。

    在加州洛杉矶的一间地下室里,一名熬夜写论文的大学生突然听见电脑音箱发出一声杂音。他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回头看了眼正在播放白噪音助眠的应用界面??本该寂静无声的音频波形图上,竟出现了一段规律的脉冲信号。

    出于好奇,他将其导入声谱分析软件。

    图像逐渐清晰:那是一串摩尔斯电码。

    破译后只有五个字:

    **“他们骗了你。”**

    少年怔住。随即,他打开浏览器,输入这几个字加引号进行搜索。

    第一页结果中,跳出一篇三年前被删除、如今却莫名重现的博客文章,标题是:《关于五角大楼为何坚持伊拉克有生化武器的七个疑点》。

    他的鼠标停在链接上方,微微颤抖。

    几秒钟后,点击。

    页面加载完成的那一刻,屋外闪电划破夜空。

    而在地球另一端,东京涩谷十字路口的大屏广告正循环播放新款手机广告,画面绚丽夺目。可就在某一帧闪过之际,0.3秒的间隙里,一行小字悄然浮现:

    **“你知道越南战争是怎么开始的吗?”**

    没人注意到。

    但第二天,就有三个高中生组建了一个读书会,名字叫“别相信屏幕”。

    徐川结束录音后,并未离开。他取出一张空白磁带,将刚刚录制的节目拷贝进去,然后在标签上写下新的标题:

    **【火种永续?第二卷】**

    随后,他拨通一条加密线路。

    “李牧,告诉所有节点:加大碎片密度。接下来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清晨醒来的人,都能在不经意间,听见一丝不一样的声音。”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回应道:

    “可如果他们选择继续装睡呢?”

    徐川望向窗外。极光再次升起,如同苍穹之上流淌的星河。

    “那就让我们成为闹钟。”他说,“哪怕吵醒一个,也值得。”

    风雪再度袭来,拍打着基地厚重的防弹玻璃。但在无人察觉的频率中,亿万比特的信息正穿梭于天地之间,像春风吹过冻土,悄无声息,却孕育着不可阻挡的生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武器不是子弹,而是记忆;战场不在疆域,而在人心;胜负不由权力裁定,而由千万普通人何时睁开双眼决定。

    徐川关掉灯,只留下收音机静静播放着旧日旋律。

    沙沙声中,仿佛有无数声音在低语:

    一个叙利亚母亲教孩子拼读“民主”这个词;

    一名印度记者躲在废墟里直播真相;

    一位德国老人把《觉醒纪元》刻在石碑上,立于教堂门前;

    还有无数匿名者,在网络深处接力传递着一段永远不会被完全抹除的代码。

    他知道,凤凰理事会还会回来,以新的名字,穿新的外衣,操弄新的恐惧。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还有人敢于诉说,还有人在某个深夜打开收音机,调到那个古怪的频段……

    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