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庙内,陆玄盘膝坐于灯前,撕开衣袖,割破手掌,鲜血滴落灯盏。火焰骤然暴涨,由青转金,照亮整座破庙。
他低声吟诵:
> “心有所信,不必灵根。
> 情有所寄,何须飞升?
> 不恃强凌弱,不因弱自卑。
> 守己之诚,即是大道。
> 助人之愿,便是神通。
> 生死同行,不问归期。
> 若有天规阻我前行,我便做那破规之人。
> 若有命运压我低头,我仍昂首向前。”
每一个字落下,灯焰便升高一分。他的身体开始透明,骨骼泛出琉璃光泽,灵魂正一点一点融入灯火之中。
庙外,林婉儿跪倒在地,十指鲜血淋漓。她仰头望天,厉声质问:“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大道’吗?!用分离来成全圆满?!我恨这天!恨这命!恨这所谓修行之路!”
刹那间,天地变色。
乌云翻滚,雷声滚滚,竟有九重紫雷自虚空中凝聚??那是逆天改命之劫,专惩妄图挑战轮回法则之人。
但她毫不畏惧,拔下发簪刺入心口,以心血为墨,在地上写下最后一句愿契:
> “若他为灯,我即为风。吹彻万古寒夜,只为护你长明。”
鲜血渗入大地,顺着裂缝流入庙中,汇入灯盏。火焰再次跃升,竟化作一道金色虹桥,横贯苍穹,连接起无数世界的天际线。
庙内,陆玄睁开双眼,眼中不再是凡人之色,而是浩瀚星河。他虽已半融于灯,意识却愈发清晰。他看见:极北少年种下的桃树开花结果,果实落地生根,蔓延成林;千年老仙的坟前开出白莲,花瓣随风飘散,落入万家灯火;启愿原上,孩童们手牵手围成圆圈,齐声诵读《愿契》;甚至遥远星域中,那些迷失的魂魄也循光而来,在虹桥下静默跪拜……
他的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婉儿……你又赢了。”
原来,当她写下那句愿契时,已将自己的命魂与灯焰绑定。他无法完全消散,她也无法真正离开。从此以后,他是灯,她是风;他是静,她是动;他守一方光明,她行万里红尘。
执灯人含笑化作飞灰,临终低语:“第七门,开了。”
百年过去。
江湖传言,每逢月圆之夜,若有心诚之人前往归心祠旧址,能听见庙中传来低低吟唱,似男似女,交织成曲。若静心聆听,竟是《愿契?共航》全文。更有人说,曾见一袭白衣男子端坐灯前,身影虚幻,而夜风拂过之处,总有绯色花瓣飘舞,宛若春日桃雨。
又五百年。
一名年轻道士误入此地,见庙已重建,焕然一新,香火鼎盛。他好奇询问主持:“此庙供奉何神?”
老僧捻须笑道:“不供神仙,不拜佛祖。这里只供一盏灯,和一段永不落幕的情。”
“那灯中之人是谁?”
“据说,是一位不肯成仙的修者,和一位不愿飞升的女子。他们不要永恒,只要彼此曾在路上相伴。”
道士怔然良久,提笔在墙上题诗一首:
> 长明非为照虚空,
> 一点心火百年红。
> 莫问仙途何处是,
> 相思即是最高峰。
千年后,启愿原遭遇大旱,万民祈雨无果。一位盲眼歌娘怀抱琵琶,独行至归心祠,焚香叩首,弹唱《同行谣》三日三夜。第四日凌晨,大雨倾盆而至,麦田复苏。人们发现,那盏长明灯的光芒竟穿透云层,映照四方。
再后来,宇宙边缘的一颗小星球上,两个孩子仰望星空。男孩指着双子星座说:“听说那里住着一对神仙,他们不打架,也不显神通,就一直牵着手走路。”
女孩眨眨眼:“那我也想修这样的仙。”
男孩认真点头:“等我们长大了,一起去寻他们。”
而在那无人可见的维度之中,一盏灯静静燃烧,一缕风温柔环绕。灯影摇曳,仿佛在回应世间所有的呼唤。
某日,玉佩突然出现在一座新生星球的沙滩上,被一个捡贝壳的小女孩拾起。她不懂这东西是什么,只觉得温暖,便挂在脖子上,蹦跳着跑向母亲。
夕阳下,母女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与此同时,宇宙深处的命运之书再次翻页,新增一行小字:
> 【补遗】
> 灯火可灭,愿风不息。
> 分离非终,重逢有时。
> 凡以真心践约者,皆可称道。
> 此谓:人间即仙境,同行即飞升。
风依旧吹着,带着麦香、花香、烟火香,也带着那一声穿越时空的轻语:
“走吧,我们回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