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九十四章歌场失四意  荡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白岱脸上挂着彩,此时出场就些出乎众人的意料。

    来寻对象,谁不希望把自己最出挑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白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来,又像是什么来路不正的人,好像刚打完架似的。

    这小子有一股倔劲头

    耳畔的嘲笑声他完全不在乎,咬牙继续念经道“久闻妹子山歌美,今日相逢爱开声,彩蝶恋花情宜好,阿哥心想同妹行。”

    小姑娘看着白岱,也不知是感动了,真情流露,还是对于白岱的死缠烂打有些不好意思,小脸也红了起来。

    这时起哄的人更多了。

    西南的民风就是这样,他们敬佩强者,但是对于毅力十足的弱者,他们同样会送去欣赏的目光

    光是白岱这份态度,已经博得了在场不少人的支持

    年轻人嘛,总要不管不顾才成样

    许多人的目光都投向白岱苦苦追求的白族小姑娘,这说白了是歌会,可是许多名花早就有主了,只是来麻栗坡走个过场而已

    云家村的小子出现,给这样的潜规则带了一丝生气,让这场歌会更加的热闹

    小姑娘还是没有表态,倒是那个横插一脚的云家村小子自己跳了出来,又接茬唱道“花还未开蝶就来,笑你阿哥好痴呆,半路相逢人唔识,花不逢春不乱开。”

    歌方唱罢,这小子还挑衅地盯着白岱,满眼都是戏谑。台上的观众更是哄堂大笑,这歌本来是姑娘唱的,这小子偏偏用一让人极不舒服的假声扮作姑娘唱了出来,分明是在捉弄白岱

    白岱握紧了拳头,他很想上去揍这个云家村的鸟人,可是今天这是歌会,唱不过人家恼羞成怒是一件相当丢脸的事,这就不是唱歌水平的问题,而是人品问题

    云家村小子见状,伸出手指更加肆无忌惮地道“怎么,想动手吗是不是嫌被我们打得还不够,晚上有你苦头吃的”

    云家村的人这就是想私底下再给白岱等人报复,现在众人关注着,他得注意自己的形象

    白岱脸色极差无比,败兴地走下台,如同一头焉掉的公鸡,坐在梁川边上垂头丧气。

    “唱得还不错就是准备差了一点,不然那小娘皮肯定乖乖地跟你走”梁川讲得有点没遮拦道“还是这里好呀,唱歌好就能骗走人家的姑娘,在我们老家,你要是没车没房没存款,人家正眼都不瞧你一下,唱歌有什么用,那叫不务正业”

    当然不是全部唱歌的都没用,如果歌实在唱得好,那也是生产力,还能赚大钱有那个本事的话,还真的可以泡到妹子

    “你现在说什么我也听不进去,让我静静吧”

    呃。。

    梁川吃了好大一个闭门羹。

    虽然白岱失意,不过这场上的气氛是真的极好,梁川都已经看见,自从白岱落败下场,那云家村的小子就像势在必得一般,对着人家姑娘狂抛电眼,梁川嘴角邪恶地一扬,心中暗自道,横刀夺爱的感觉应该会很不错

    阿月兴奋地道“我们广源的歌会都没有这么热闹这些年土司大人与阿侬都在外面,州里的大人都跟着他们出门了,家里没有几个男人,也就没有人参加歌节。”

    “以后你也可以以歌会友,找个好相公”

    阿月小脸刷的红得跟个灯笼似的“我才不要,我要一直跟着阿爹”

    噫,这个答案倒是可以给满分,梁川宠溺地摸了摸小姑娘的头“阿爹算是没有白疼你”

    “晚上听说还有节目阿爹晚上咱们还出来吗”

    梁川话中话地斜了边上的白岱一眼道“有人要是出来的话那咱们肯定也要出来助阵”

    白岱咬咬牙道“还来”

    白家村的其他人没有来歌会,这会他们还在客栈里哼哼,个个伤得不轻。

    这次的赶集,算是白来了。

    讨婆娘已然是不成了,白岱还出了不小的洋相,对不起白云山的嘱托。也怪这帮死娘炮不争气,出了门让人打得跟猪头一样,都不敢反抗。

    他们要是跟人家狠狠打一架,自己起码好意思带人下去助拳。

    跟缩头乌龟似的,自己何必强出头

    麻栗坡的大集此时已经达到了高潮,四方的货物还有商贾咸集于此,该出手的在接下来的一个昼夜之间都会迅速到位,人们忙完手头的事情,大部分已经开始放飞自我,如此的盛会,一年当中只有两三场,可比过年过节要热闹得多

    此地往北就是大理命脉所在善阐府。

    段氏为了保卫大理,在南北两地设置了二道雄关,取名也颇为简单,就叫上关与下关。

    平阳山高大川横,气流扭转下关风,十里奇香赛山茶,月月开放上关花,峰峰耸立白云斜,入夏不化苍山雪,万顷银波玉璧瞥,水光接天洱海月。

    还没有看到万里碧波,在这秀山脚下的风土人情早已让人沉醉。大理的风光是人间绝,几乎天下的绝美风景这里都有,有山有水,有花有月,人间四时景,此地赏不尽。

    看着这人间的烟火,梁川已经感慨不虚此行,若是再能一饱这人间美景,那就更加妙了想一想,有条件的话,就在这里了此残生,也不失为一件妙事

    侬家的三兄弟趁着这几日的功夫买了好些粗盐。

    用马可能已经驮不了这么多的粗盐,三个人分开四下搜罗,两三日的功夫,竟然找到了几千斤的粗盐。

    这都要归功于大理对于盐政的开放式经营方式,此地的老百姓并没有为吃盐得冒着造反的危险,虽然盐价也不低,但是他们为了一口盐,省去的烦恼是宋人无法想象的。

    侬大找梁川汇报了一下进度,梁川震惊之余,开始要打算下一步,如何将这些盐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这个步骤很麻烦,但是还是得做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