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47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骆无忧真是一脸无奈,瞪着脚边两个傻愣愣的弟弟,说:“你们俩就只记得吃啥喝啥玩啥了对不?咱二哥交待点事情,你们这脑子真是一点儿都不记呀,啊?”
    两个小家伙眼珠儿骨碌碌转,圆圆咧着嘴嘿嘿笑,团团面色涨红。
    “二哥,你跟我们说了好多好多话,我都记不过来啦!”
    “你能提醒一下是哪句嘛?我想想看?”
    辰儿轻柔的抚摸着弟弟的脸,说:“二哥不在家的时候,你和弟弟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汉,你们要代替二哥,帮大爷爷大奶奶,还有咱娘,分担家里的事情,记住了吗?”
    “记住了!”
    这回,两个小家伙一起点头,团团说:“我会扫地。”
    圆圆道:“我会帮家里晒鞋子。”
    辰儿欣慰点头,“我教你们的拳脚功夫,一定要坚持练,每天都要练,可以强身健体。”
    骆无忧说:“二哥的话你们记住了吗?我会监督你们的,敢不练,吊起来打!”
    两个小家伙面露惧色。
    辰儿赶紧对骆无忧说:“我相信他们会练的。是吧你们?”
    两个小家伙一起点头,圆圆说:“二哥,等我把你教我的拳脚功夫练会,是不是就可以去你那里当兵?”
    辰儿点头:“当然可以,二哥等你过来,我们兄弟并肩作战。”
    圆圆的眼睛亮了,因为他最沉迷二哥带他飞檐走壁的感觉……
    而团团对此没什么太多的想法,相反,他更想把二哥下棋,还有绘画的本事学会,他觉得那样非常的潇洒。
    杨若晴走过来牵起团团圆圆的手,对辰儿说,“家里的人和事,你不用担心,在外面照顾好自己,有空的话,就多给家里来几封家书,让我们晓得你一切都好,我们就放心了。”
    辰儿把这些话都牢牢记在心里,起身之际,又接过骆无忧怀里的妮妮抱在怀里。
    说来也奇怪,妮妮正是‘认生’的年纪,可是辰儿这个二叔抱她,她却一点儿都不抗拒。
    用大孙氏和刘氏的话来说,小孩子聪明着呐,只让年轻人和长得好看的人抱,死活就是不给老年人抱,许是小孩子能嗅到老年人身上的老人味儿……
    当然了,这些只是她们的个人想法,不代表杨若晴,也不代表其他人。
    村子里那些孩子多的人家,爹妈忙着下地干活,小孩子们都在地上爬,家里如果有个老太太能帮忙带下孩子,孩子们都高兴得不得了,争着抢着往老太太身边凑,就想搞口吃的,又想抱抱,老太太不晓得多吃香呐……
    辰儿抱过了妮妮,还给了骆无忧后,又跟小乔那里道别。
    然后又再次跟骆铁匠杨华忠等一众长辈们道别,方才翻身上马,带着这份浓浓的母爱,和浓浓的亲情离开了长坪村,去了远方……
    辰儿这一走,杨若晴感觉胸腔里都空掉了。
    整整两三天,才缓过气来。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因为家里身边有团团圆圆,还有妮妮这些小孩子们在,孩子们带来的动静,多多少少缓解了一些杨若晴心里的思念和不适。
    尤其是妮妮,更是被小乔教得每天睁开眼就要来找奶奶,赖到杨若晴怀里,各种撒娇卖萌,让杨若晴的心都融化掉了。
    杨若晴抱着妮妮,每天都喜欢往村口官道那边溜达,视线所及处是镇上的方向。
    “妮儿啊,咱在这里等,送走了你二叔,过阵子又能迎回你爹,再往后,你爷爷也要回来了,对了,还有你姑父呢……”
    “咱一家人,都要齐齐整整的,对不对啊妮儿?”
    “我妮妮快点长大,再长大一些,奶奶就带你去镇上玩。”
    “不不不,镇上太小了不好玩,奶奶带你去县城玩,咱家在县城有酒楼,咱在酒楼住着,去逛县城,咱去买买买,奶奶有钱,我妮儿使劲儿买,奶奶给你付账……”
    ……
    杨若晴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沉浸在那种儿女情长里面无法自拔,这样的话,不仅会让辰儿心中有牵绊,影响了他高飞,同时,也会让家里的长辈们担心。
    这几天,家里的长辈们都在变着法儿的让杨若晴心情明媚起来,小朵的草场深秋那么忙,整天整天的忙着收割和储备干草来牛儿们储备过冬的食粮。
    即使如此,小朵都专门抽空来了两趟骆家,陪杨若晴聊天,还邀请杨若晴带着孩子们去操场做客……
    杨若晴决定要振作起来,所以在第三天之后,她突然决定带着孩子们去县城玩两天。
    一方面是给孩子们换个环境,二来,这不是已经过了重阳节么,再往后天气一天天冷下去,都要换上棉袄了。
    那么,有一样东西也必须要整起来,那就是县城酒楼里的牛羊肉火锅。
    牛肉锅子的牛肉只要是项家的草场这边提供,而羊的话,则是庆安郡通往望海县中间路上,一户农家来提供羊。
    那户农家的姓名……不好意思,因为跟那边对接的人是陈彪他们,所以杨若晴都没去记过那个农户的名字。
    因为那个农户在去年下大雪堵路的时候,曾经帮助了从京城回来的杨华忠,孙氏,大安,小花他们。
    把家里最好的屋子腾出来,把家里最后的几只鸡鸭都杀了来招待杨华忠他们。
    为了报答他们的雪中送炭的恩情,杨华忠是准备直接送礼物,但是对方不要礼物。
    最后,杨若晴想着,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他们礼物吧,也就当时让他们家里的生活条件短暂改善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