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章:暗潮涌动,背后交锋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片寂静,但王世充依旧没有入睡。他坐在在帐篷之内、篝火旁边,目光茫然的的望着外面,脸色在忽明忽暗的篝火之下,显然格外惨白,没有一丝血色,和武举开幕时的意气风发相比,王世充足足瘦了一圈,气色方面更是天壤之别。

    他被杨集当众体罚一番以后,由于尚未遭到审判,所以仍然是兵部员外郎,这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实际上却是位高权重。先帝当初创立五省六部时,于尚书省六部各四司,每司置从五品员外郎一名,以作各司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则是正司长。

    与另外十四名出自世家门阀的兵部官员不同,出自霸城王氏的王世充是彻头彻尾的寒门,休要看他和先帝被处死的王世积只有一字之差,可两者半根毛的关系都没有。而他从一个弱小的寒门子弟爬到员外郎,足见其不凡的能力,同时也表明他一路走得并不容易。

    王世充在武举舞弊之初,便担心事败,主要是宇文述太过贪婪,一下子要走了乙榜一百八十个名额,加上他们十五人各自捞好处、各自塞人,故而只剩三五十个名额给几万名普通将士和武士。

    他知道一旦事败,圣人不会严惩宇文述这种重臣,而是顺势拿他们这些屁股不干净的小官来当替罪羊;宇文述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种时候他自保不暇,绝对不会替自己说情。但是他有太多把柄在宇文述手中,故而从头到尾都受到宇文述控制,再加上他心怀侥幸、对宇文述抱有期望,所以明知是火海,也只能患得患失的硬着头皮上。

    事情到现在,果然照着他的担忧发展了。他怕的不是皇帝处罚,而是没有任何态度,原来做的诸多打算和说辞一下子全都没有用处,更重要的是皇帝不可能毫不追究,这该怎么办?

    起初,王世充本以为皇帝多少会给派人责问他们,多少会给他们一些处罚,不管皇帝下何旨意,哪怕是将他贬黜为民,甚至锒铛入狱、发配边疆,起码也有个结果啊。然而很多天过去了,竟然毫无下文,这样莫测的天心、未知的恐惧折腾得他脸色削瘦、心力交瘁。

    王世充傻坐在那儿,既是不知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自己能否见到明天的天光。

    就在这时,一名守卫掀帘而入,向王世充说了几句。王世充点了点头,连忙走向走出大帐,他一路疾奔,很快就到中军大帐旁边的次帐。

    帐外戒备森严,里面火光通明,王世充看这架势,心头忍不住紧张起来,他连忙按下心中的紊乱,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这才步入大帐。只见主位之上空无一人,而两名气质不凡的文士坐在下首,似是在等候自己。

    他连忙上前,深施一礼道:“王世充见过两位先生。”

    “王员外郎!”两名文士起身还礼,其中年长者自我介绍道“我是卫王府主薄宋正本,他是参军事郝瑗,我们奉大王令,有事相商。请坐!”

    “谢坐!”王世充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找了个位置坐下,拱手询问道:“敢问宋主薄、郝参军,但不知卫王有什么地方需要在下之处?但请直说无妨。”

    王世充被晾了这么久,自知被宇文述所弃,虽然他早料自己是个棋子,也有了被弃的觉悟,可是当这一天真正降临时,心中仍旧受不了。心中对宇文述充满了怨恨,要不是他太过贪婪,自己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然而事败以后,竟然真的将他当弃子放弃了。

    在对宇文述失去希望之后,心急如焚的王世充,一直努力在想自救之法,可最终都不得其门而入。宋正本、郝瑗如今奉杨集之命深夜造访,这就说明他王世充还有一些利用的价值;在接下来的商谈中,他完全可以通过谈条件来自救,就算保不住官位,也要争取平民之身。

    至于杨集,虽然打断了他一条手臂,开始也的确将他恨之入骨,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世充心中的恨意已经完全消失了,只因对方如同云端神祗,而他不过是陷入死劫中、自作自受的小小蝼蚁罢了,又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胆量去恨?若是杨集将他从绝地中捞出来,又有什么‘合作’不了的呢?

    宋正本和郝瑗相顾一眼,露出会心微笑,这个王世充果真如公子所言,是一个聪明人。

    “跟聪明人说话果然轻松。”宋正本笑着说道:“王员外郎,我们知道你的背后是宇文大将军,而他操纵武举的目的是什么?”

    这话让王世充心中暗惊,看来卫王是想通过此事对付宇文述呢,只不过他们是神仙打架,又岂自己这个待罪的小小的员外郎所能参与?而且这话让他如何回答?他也根本不能表态,只好装傻道:“王某愚钝,不知宋主薄是何意思。”

    “王员外郎不是愚钝,你是太聪明了,所以你不想掺和此事。可惜这世上聪明人太少,蠢人却太多了!”宋正本微笑道:“或者说,是他们的贪欲太重,所以想得到更多,就难免会做出一些蠢事。虽然每个人的目的不同,可本质上,又有什么两样?”

    王世充听得心中有些发慌。

    “武举乙榜四百个名额在圣人心目中,不过是一句话的小事,可其中所蕴含的唯才是举的理念却是天大大事,故而圣人一直关注此事。只可惜你们没有察觉到一点,以为武举与以往不同,以为‘唯才是举的武举’不过是圣人的一个姿态。所以你们放心大胆的操纵武举,故意将章程弄得漏洞百出,以便于安插自己人、以便你们卖官鬻爵。”

    宋正本淡淡的说道:“可是数万名将士、武士对此满怀希望,他们千里迢迢跑来京城,若是遭遇不公,甚至是愚弄,你认为他们回去以后怎么说?圣人和朝廷在民间的形象又将如何?若是圣人知道被你们操纵的武举,导致他和大隋王朝在民间的声望、威严受损,你觉得你是什么下场?”

    这番话宛如一声惊雷,在王世充耳边轰然炸响。在风中摇曳的火光将王世充脸色更加苍白!

    王世充面如土色、嘴巴哆嗦,他终于意识到了武举在杨广心目中的重要性,也终于意识到武举一旦变成臭名远扬,对皇帝造成多么严重和恶劣的影响。也才知道他们这回真的出了大麻烦,恐怕就连宇文述都要惹上了大麻烦。

    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宇文述便是因为影响重大,所以避之不及,只要武举结束以后,对此事进行审判,自己必定被那个阴险的宇文述给卖了,甚至亲手剁下他全家的脑袋送给皇帝以表刚正不阿。

    更重要的是,宇文述极有可能不许他开口,将他弄死在军营之中,然后把能安的罪名都安到他的头上。

    若是事情了那一步,皇帝为了整肃朝纲、杀鸡儆猴、树立执法严明的形象,夷他三族都是轻的。

    王世充想到这里,已经有了决定,心说你宇文述不仁,也休怪我王世充不义了,他一咬牙,向宋正本拱手道:“宋主薄,但不知卫王要我做什么?”

    “大王手中有宇文述许多罪证,今日又从宇文智及手中拿到了宋老生、高士达等人的效忠书;这些效忠书,是宇文述强迫这些出类拔萃的寒门武士向他效忠。”强调完毕,宋正本继续说道:“宇文述分明就是借朝廷的武举,培植自己的势力,将圣人和朝廷的人才据为己有。这些罪证若是到了圣人之手,宇文述不死也脱一层皮,但是这些还不够。所以大王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