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折天柱,杨素怒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坠马,周罗睺单枪匹马救主帅于重围之内,如演义中的赵子龙一般在万军从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勇冠三军。

    当大隋发起灭陈之战时,周罗睺都督豫章等十郡诸军事,将伐陈三路元帅中的秦王杨俊足足堵了几个月;直到杨广攻破建康,让陈叔宝给他写了劝降信,他才放弃抵抗、投降大隋。入隋后继续东征西讨、无不奏捷。

    十八年的辽东之役,杨坚任命周罗睺为水军总管,率领水师进攻高句丽,他从东莱出海,直取平壤城,途中遭遇大风暴,船多飘没,最终使这场战争无功而还。

    到了第二年,周罗睺是杨素远征突厥的副将,并在与突厥骑兵对抗,亲率三千重骑兵大破突厥军阵。而这次平叛,他又当起了杨素的副将,行绛、晋、吕三州诸军事,可谓是老搭档的再一次配合。

    就是因为担任大军前锋的周罗睺在前方夺了绛、晋二州,杨素的中军才这么快抵达霍邑县,杨素本以为周罗睺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只有四个县的吕州,不料等到的却是老伙计中箭身亡的噩耗。

    杨素虽然心痛老伙计的死,不过他毕竟是见惯生死的军人,很快就从悲痛中走了出来,静下心认真一想,他便知道周罗睺为何要亲自上阵攻城了,原因是他们兵力本来就少,如今又己一分为二,而敌人杨谅却足有二十三万大军,所以周罗睺担心杨素打不过敌军,他为了尽快攻克吕州,及时前来汇合,这才犯了急功近利的错。

    杨素想到老友一生征战千百回,最终却死在小小的吕州,不由喟然长叹,他向坐下诸将缓缓的说道:“马革裹尸乃是吾辈军人最荣耀的归宿,周将军死得其所,没有什么好悲痛的。”

    他迅速收复心绪,继续说道:“吕州虽小,但是它西靠黄河,北抵隰州、东面是晋州、东西是绛州、南方是蒲州。此刻对于我们平叛大军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将它攻克,我军粮道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还有后路被断的危险,所以必须尽快将之拿下来。现在,谁愿意去吕州接管军队、恢复军心,完成周将军未尽之功?”

    “大总管,卑职崔仲方愿往!”杨素话音刚落,一名儒将便起身请命,说话的正是原民部侍郎崔仲方。

    崔仲方是“禁书令”的提倡者、推动者,可是廷议之时,他和郑善愿、王隆的论点无法立足,根本就辩不过杨集,这本也罢了,然而他们三人遇到了猪队友张瑾,那家伙见他们三人文斗不行,便直接进行了军事威胁,被惹火的杨坚不仅没有通过禁书令,反而罢免了四人的官职。而后,杨集将博陵崔氏一年内的犯事子弟公诸于众,那数目庞大的崔氏犯官,使博陵崔氏苦心经营近千年、世代引以为傲的好名声轰然坍塌,虽不至于被全天下口诛笔伐,但是却也使高高在上的名门高第沦为士林嘲笑的对象,之后在其他高门推波助澜之下,博陵崔氏更是臭名远扬,从山东第一高门堕落到了第五,第一则是被卢氏取而代之。

    不过像崔仲方这种身为民部侍郎的高官,本身在朝廷之上,就有强大人脉关系,再加上身后又有崔氏帮衬,想要东山再起,实在太容易了,况且他不仅有才华,而且还是杨坚立国的主力之一、五省六部的创始人之一,所以等到禁书令风波过去不久,又被杨坚启用为卫尉少卿,信任如故。

    他这次也是通过关系争取到了出征的机会,希望在这次战争中立足军功,为官复原职、再进一步积攒功勋和人望。此时见到有个比较轻松的事情干,便毫不犹豫的起身请命。

    “也罢,希望崔少卿尽快攻克吕州,早日前来汇合。”杨素沉吟半晌,便答应了崔仲方的请求,此人虽是出自博陵崔氏,以治理地方、出谋划策闻名朝野,但是实实在在的战功可也不小。

    “卑职定不负大总管厚望。”崔仲方大喜过望,一时间容光焕发。

    杨素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吩咐道:“务必好生收敛周将军尸骨,令人送柩还京。”

    “卑职遵命!”崔仲方知道杨素是个干脆果断的人,见他没有别的吩咐,立即告辞而去。

    。。。。。。。。。

    “好了,现在说一说眼前这场仗吧!”杨素挥手让儿子杨积善退下,起身走到地图之前。

    在对着地图这一刹那,杨素又恢复了名帅特有的冷静、冷峻,将己逝的老友抛诸脑后,他一边注视着图上的高壁岭,一边背对着众将说道:“高壁岭敌营连绵五十里,也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大家如果有什么好想法,但说无妨。”

    杨素治军严谨、执法严苛、赏罚分明,给将士们造成了一种刚愎自用的错觉,实际上,杨素在用兵方面既大胆又谨慎,只要手下将领意见合理,他都会一一采纳,然而在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的杨素面前,又有谁好意思、谁敢提不同意见?

    久而久之,杨素刚愎自用、自命不凡之名,也因此响彻全军,继而使他更加难以听到不同意见、不同声音了。

    久而久之,能够与他对话的人,也只有寥寥几个了,而周罗睺这个昔日死敌之所以被他引为知己,便是因为他们处于同一个高度,看待问题之时,大有不谋而合、深得我心之感。

    然而大隋天下,又有几个周罗睺?

    “卑职有一个想法。”就在杨素以为又是一片沉默的时候,屈突通却站出来说话了。

    他当初奉命召杨谅回京之时,杨谅始终顾左右而言他,他为了说服杨谅,足足在晋阳等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最后在无功而返的归途中,见到各州县军队调动频繁,便隐隐约约的感觉杨谅要造反。所以当他路过高壁岭这道天险时,下意识的从军事角度去考虑攻防问题。如果岭上只有万人,那么以强攻的手段攻克高壁岭也无妨,然而岭上敌军足有十五万人、后方还有八万援军,这就不是单纯的夺取山岭了,而是堂堂正正的两军对决,如果朝廷军强攻居高临下的高壁岭,他们这五万条人命根本不够填。

    “讲!”杨素霍然回首,目光锋利的注视着屈突通。

    屈突通躬身一礼,说道:“卑职以为奇正相济,以奇袭为主、强攻为辅。”

    “具体怎么做?”杨素其实也是这么考虑的,但是他此时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执同种战术的人,便想听听这个战术的不同战法,从而为这个战术的完整提供多种养分,之所以没有说出自己的主张,是担心自己这个“军神”自带的“气场”,吓退肯说话、敢说话的屈突通。

    “汉王和叛军主将对我军知之甚详,且前后两支大军相距不足三十里,这段前后皆有重兵的距离,素来是斥候巡逻的盲区,这便我军可以利用的地方。”屈突通见杨素默默点头,继续说道:“针对敌军这个特点,卑职所想到的办法,就是用主力之军在正面伪装强敌、吸引敌军主力的注意力,另派一队奇兵潜入霍山,抄小道绕过敌军连营,从背后来他一个火烧连营。”

    “英雄所见略同!不过这还不够。”杨素微微眯起了眼睛,仿佛凝成实质的冰冷杀机弥漫大帐。

    老友的死,已经彻底激怒了这头猛虎。

    虽然他刚才平平淡淡的说周罗睺死得其所,但实际上,杨素心中非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