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眼镜蛇(2)  紫罗兰与自由法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见战局已经白热化,德内尔也顾不上此前小打一场、建立桥头堡的计划了,他立刻联系布莱德利,让第3装甲师和第19军的第2装甲师趁势进攻德军脆弱的两翼。两个装甲师的推进十分顺利,直接威胁到了德军后方。
    前一天还气势汹汹的德国装甲教导师见此只能匆忙撤退,以免落了个被包围的下场,而被打出了一肚子火的第30装甲师也全力追击,最终又击溃了德军一个步兵团,并且在德军战线上制造了一个宽达6公里的缺口。
    面对如此有利形势,一贯善于把握战机的巴顿怎会坐视,他当即调兵遣将,直接发动了对圣洛的进攻。经过两天的激战,到7月12日,美军拿下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
    然后,美军上层便就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产生了分歧。
    巴顿毫无疑问是最激进的进攻主义者,他认为既然德内尔已经创造了如此有利的战役形势,那么美军抓住时机理所应当。等待后续部队到齐毫无必要,干脆趁敌不备长驱直入。
    然而布莱德利并不支持巴顿的主意,他认为此战固然取胜,但美军却为此付出了意料之外的油料,如果此时进攻,后劲必然不足,恐怕不能取得大的突破。刚刚抵达前线的麦克奈尔也持此意见。
    更有趣的是,美军内部竟然出现了第三种意见,那就是以艾森豪威尔副手克拉克为代表的看法,他们支持巴顿的主张,但对战争前景的看法却与那位悍将大相径庭。
    他们认为,从战役角度上说,趁此发起突破的好处不言而喻,而且没必要在意后勤问题对后期突破的影响——因为他们确信战争又一次像上次大战一样转入了消耗战。既然如此,能取得的局部优势就一定要去取,德国迟早会被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榨干。
    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有理会第三种奇葩观点,直接电报征询德内尔的看法:“你站巴顿还是布莱德利?”
    德内尔选择了布莱德利:“我不看好巴顿的计划,德军预备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特别是党卫军第二装甲师马上就要到前线,匆忙突破恐怕无法达成目的。”
    为了阻止这支辣脆生力军迅速驰援前线,抵抗组织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支被“元首”寄予厚望的部队在各路抵抗组织的袭扰、迟滞之下,足足用了一个月,才从法国中部抵达诺曼底地区。
    四个小时后,盟军总司令裁决了这场论战:“各部队转入防御,等待后继部队抵达,眼镜蛇行动照旧。”
    收到电报的巴顿撇撇嘴,但也没太在意,毕竟眼镜蛇行动的主要执行者还是他。
    喜欢紫罗兰与自由法国请大家收藏:紫罗兰与自由法国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