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1章 初三小宴【上】  红楼如此多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必济事,到时候说不得还要请焦大哥帮忙呢。”
    “好了、好了,进去再说、进去再说。”
    史湘云怕她二人擦出火星,忙不迭打了圆场,引着三春直奔后宅。
    等在客厅里分宾主落座,又唤晴雯、香菱奉了茶,湘云才奇怪道:“对了,怎么大嫂子没来,就只你们三个?”
    “凤姐姐毕竟吃了官司,不好再主持家中,大嫂便主动请缨留下了。”探春随口解释了一句,便又借着方才的话茬道:“你走的早,未必知道,但林姐姐总该知道那孙绍祖闹着要退婚的事儿吧?”
    史湘云这才明白,为何迎春方才要拦着她说话。
    不过这时候迎春约莫是觉得拦不住,坐在那里不言不语的并无反应。
    林黛玉先看了眼迎春,然后点头道:“这我知道,他听说娘娘在宫里被圈禁了,便闹着要悔婚,二舅舅恼他无状,干脆答应退还他的聘礼,谁知那姓孙的又狮子大张口,说什么琏二哥还欠他三万两银子,让一并还了才肯退婚,若不然就这么拖着。”
    说到这里,她也不禁恨的直咬银牙:“那贼杀才着实可恶,他家中小妾足有五六房,听说儿女都生了几个,自然不在乎多拖几年!可二姐姐若是耽搁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底是当着迎春的面,接下来的话她就没有宣之于口,顿了顿,又愤愤谴责了句:“这分明就是敲诈勒索!”
    其实当初两家订婚后,贾琏跟着孙绍祖跑了趟津门府,打着贤德妃的名头收了三万两银子,后来贾赦贾琏父子两位还为此大闹了一场,最后却被老太太摘了桃子,拿去改建大花厅了。
    如今孙绍祖讨要这笔银子,虽然是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却也不算是事出无因。
    对此,探春也是知情的,但她并没有要点破的意思,当下又接茬道:“这事儿原本僵持住了,不想他近日听说娘娘在宫里又得了宠,便又腆着脸派人送信,说是要商量年底迎娶二姐姐!”
    “他怎么敢?!”
    林黛玉和史湘云尽皆着恼,反倒是对面的迎春和惜春依旧没什么反应。
    史湘云又追问:“那舅舅是怎么说的?”
    “老爷自是勃然大怒,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这等人结亲,然后又把退亲的事儿交给了琏二哥。”
    在座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贾琏要是能掏得出钱来,又怎会被贾赦的小妾仆妇群起攻之?
    而除了花钱消灾,只怕他也想不出别的办法。
    所以贾政将这事儿交给贾琏,多半就是在打王熙凤那笔钱的主意——这婚事本就是贾赦搞出来的,如今父债子偿再合理不过了。
    不过……
    史湘云一时有些迷惑:三姐姐说琏二哥若是搞不定,就求自家老爷出面是什么意思?总不能是焦家来出这笔银子吧?
    她却哪里知道,王熙凤手上那些银子,贾琏做不了主,焦顺却未必做不了主。
    众人聚在一起,谴责了好一阵子孙绍祖,又宽慰迎春,这亲最后指定能退掉。
    正说着,外面又来禀报,说是薛宝钗、薛宝琴到了。
    史湘云复又起身去迎,因都在紫金街这边儿,平素里也时不时能见到,故此她这回倒没怎么激动,只半真半假的埋怨:“宝姐姐也是的,离得这么近,却比你们来的还晚!”M..
    探春笑道:“那好办,待会儿让她们两个罚酒三杯便是!”
    众人说说笑笑到了前院,见了宝钗、宝琴自又是一番亲热。
    等重新回到后院,薛宝钗先问了老太太、贾政、王夫人、邢夫人、两位嫂子的近况,最后才问起了宝玉。
    探春和迎春交换了一下眼色,还待替宝玉遮掩几句,对面林黛玉先就冷笑道:“宝二爷愈发出息了,前儿在工学的时候,几十位同僚皆不被他放在眼里,跟着湘云跑到观礼台上,还说什么要与江南甄家的甄宝玉‘千里姻缘一线牵’呢!”
    一句话,当即冷了场。
    史湘云忙解释:“林姐姐说的是电报机,是我们爷刚弄出来的新东西……”
    她绘声绘色将电报机的功能,以及当时主席台发生的事情描述了一遍,又道:“昨儿皇上还特意为此召开了朝会,京城四品以上官员都有参加,我们爷也去了……”
    太后虽然交代让皇帝保重身体,但隆源帝又怎么可能憋的住?
    初一下午便下令翌日召开朝会。
    说来这还是殿试之后,皇帝第二次主动在人前现身,比起第一次的勉力而为,这回明显是斗志昂扬,而这场朝会也果然如同隆源帝所预料的那般顺利。
    过往他每每想要推行新政,都会引发朝臣们的集体反对,但这一次,除了几个强行阴阳怪气的,大多数重臣都默认了对有线电报的推广。
    毕竟越是身处中枢高位,就越能体会到这东西重要性。
    何况皇帝也不是要一下子在全国铺开,而是准备先在直隶试点,在省里设电报厅,在州府设电报局——暂时先只到州府,等到正式铺开的时候,再在县内增设电报所。
    试点所需消耗的财力民力,比起电报所带来的便利,不能说微不足道,却也绝称不上劳民伤财,这还有什么好挑的?
    最重要的是,焦顺并没有准备将这东西把持在自己手上,而是公开表示,这属于通政司的职责,理应由通政司主持试点,工部、工学协办。
    要知道,通政司早在前明时就是冷衙门了。
    到了本朝,虽然通过主持官方报纸,稍稍掌握了一点实权,但那报纸每一期都交要皇帝和内阁审阅,所谓的实权其实也只是镜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