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月球标准时每月的第十五天,是知海基地雷打不动的“地球通讯日”。这一天,基地的通讯带宽会优先分配给私人通话,环形走廊的公告屏早早亮起“地球连线开放中”的暖黄色提示,连空气里似乎都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温柔——那是跨越38万公里的牵挂,在密闭的舱室里悄悄弥漫。
苏晓宇抱着一个长方形的恒温包裹,在生物实验室门口来回踱步。包裹是三天前由“星尘五号”运输舱送来的,外壳印着“易碎·冷藏”的标识,收件人一栏是他的名字,寄件地址则是地球四川成都的一条老巷。陈玥刚结束微生物培养记录,摘下手套时瞥见他紧张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再不拆,你妈寄的兔头都要在恒温箱里闷出味儿了。”
苏晓宇脸一红,快步走进实验室的无菌操作间——这里是基地少数能保证“绝对干净”的地方,他舍不得让家乡的味道沾上月尘。包裹的密封胶带被小心划开,第一层是厚厚的气泡膜,第二层裹着印有熊猫图案的棉布,最里面是三个锡箔保温盒。打开第一个盒子的瞬间,浓郁的麻辣香气瞬间冲散了消毒水的味道,油光锃亮的兔头浸泡在深红色的卤汁里,上面还撒着他从小爱吃的藤椒碎。
“小心别蹭到实验服。”陈玥递来一双一次性筷子,自己也凑过来看。保温盒底部压着一张折叠的信纸,字迹是苏晓宇再熟悉不过的娟秀:“小宇,知道你在月球上吃不到家乡味,特意按你爸的秘方卤了,汤里加了真空包装的藤椒,记得加热了吃。你爸说,月球上肯定冷,多吃点辣的暖身子。对了,楼下张奶奶家的枇杷熟了,我冻了些在冰箱,等你回来吃。”
苏晓宇的指尖划过“等你回来吃”几个字,突然觉得鼻子发酸。他想起出发前,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卤汁沸腾的咕嘟声和藤椒的香气混在一起,是他二十年来最熟悉的家的味道。此刻在月球的无菌操作间里,这味道依旧鲜活,却隔着千万里的距离。他夹起一块兔头,咬下去的瞬间,麻辣的滋味在舌尖炸开,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不是因为辣,是因为这味道太真实,真实到让他恍惚间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放学回家就扑进厨房的少年。
同一时间,能源站的控制室里,李锐正对着全息屏幕发呆。屏幕上不是能源参数,而是女儿朵朵的笑脸,刚上小学的小姑娘扎着羊角辫,手里举着一幅画:“爸爸,你看我画的月球基地!这是你,这是张叔叔,这是会发光的太阳能板,还有从地球飞过去的飞船!”
“画得真好看,朵朵的配色比基地的设计图还鲜艳。”李锐笑着揉了揉屏幕,指尖穿过女儿的笑脸,触到的只有冰冷的光。朵朵突然凑近镜头,小声音压得很低:“爸爸,妈妈说你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是真的吗?昨天我和妈妈去公园看星星,我指了最亮的那一颗,说那是爸爸的基地,旁边的小朋友都羡慕我有个在月球上的爸爸。”
李锐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他抬头望向控制室的舷窗,此刻月球正处于白昼,天空是深邃的黑,太阳悬在头顶,却没有地球的蓝天白云,更看不到星星。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躺在老家的晒谷场上,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真的踏上月球,却连星星都成了奢侈品。
“爸爸能看到星星,就是和地球的星星不一样。”他尽量让语气轻松,“等朵朵再长大一点,爸爸带你看月球上的星星,比地球的亮多了。对了,妈妈的腰好些了吗?记得提醒她别总坐着备课。”
“妈妈说好多啦!她还说,等你回来,要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朵朵突然举起一个苹果,“爸爸,这个苹果是爷爷种的,可甜了,我给你留了一个,放在冰箱最上面的格子里,等你回来吃。”
李锐的喉咙有些发紧。他知道,那个苹果大概率等不到他回去就会坏掉,可女儿认真的模样,让他不敢说破。通讯快结束时,朵朵突然对着镜头敬礼,小脸上满是严肃:“爸爸是大英雄,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也去月球找你!”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李锐靠在椅背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那是去年出发前拍的全家福,朵朵坐在他肩头,妻子站在旁边,手里还拿着刚做好的红烧肉。照片的边角已经被月尘磨得有些毛糙,他却每天都要拿出来看几遍,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家人的温度。
生物实验室的角落,陈玥正对着一盆小小的绿萝发呆。这盆绿萝是她从地球带来的,如今在改良后的月壤里长得格外茂盛,叶片翠绿欲滴,上面还挂着清晨喷雾留下的水珠。她的通讯刚结束,屏幕上妈妈的身影还没完全消失——妈妈在视频里教她做家乡的腌笃鲜,说等她回去,竹笋刚好新鲜。
“这绿萝比在地球长得还好。”苏晓宇端着剩下的兔头走进来,语气里带着满足的笑意,“陈博士,你这月壤改良技术真是绝了,连地球的植物都能在这里扎根。”
陈玥轻轻碰了碰绿萝的叶片,水珠滚落下来,落在月壤里,瞬间被吸收。“不是月壤好,是这些植物恋家。”她轻声说,“你看这绿萝,不管在哪都努力生长,就像我们这些人。”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从家乡带来的泥土,和月壤放在一起,一红一灰,格外分明。
苏晓宇凑过去看,发现玻璃罐里还埋着一颗红豆。“这是?”
“我妈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陈玥笑了笑,“我带过来试试,看能不能在月球上发芽。不过试了三次都没成功,可能它也想家了。”
傍晚时分,基地的公共休息区渐渐热闹起来。有人在和家人视频,笑声和叮嘱声混在一起;有人在分享家乡的特产,XJ的葡萄干、东北的松子、江南的糕点,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来自地球的味道;还有人打开了地球的实时影像,屏幕上是蓝天白云,是车水马龙,是他们朝思暮想的人间烟火。
月球标准时每月的第十五天,是知海基地雷打不动的“地球通讯日”。这一天,基地的通讯带宽会优先分配给私人通话,环形走廊的公告屏早早亮起“地球连线开放中”的暖黄色提示,连空气里似乎都多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