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就在基地建设有条不紊推进时,意外突然发生。“林总指挥,农业种植区的智能灌溉系统出现故障,部分种植槽的供水中断了!”生态工程师的紧急呼叫传来,语气中带着焦急,“首批种植的小麦已经开始发芽,缺水会影响生长!”
林峰和李锐立刻赶往种植区。只见部分种植槽的土壤已经开始发白,刚发芽的小麦幼苗蔫蔫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怎么回事?”李锐蹲下身,检查着灌溉系统的接口,发现管道连接处有轻微的渗漏痕迹。
“初步判断是月尘进入管道,导致阀门堵塞,同时接口处的密封垫老化,出现了渗漏。”维修工程师快速排查后汇报,“现在需要更换密封垫,清理管道内的月尘,但我们的备用密封垫不够了。”
林峰眉头紧锁,种植区的灌溉系统是基地生态循环的关键环节,一旦长时间中断,不仅会影响作物生长,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陈玥,你们实验室有没有能临时替代密封垫的材料?”他突然想到硅基耐受菌的代谢产物,“比如生物膜或者其他粘性物质?”
“有!我们培养的硅基耐受菌生物膜,固化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弹性,还能抵御月面的极端环境。”陈玥的声音很快传来,“我马上带着样本过去,应该能临时修复密封垫。”
十几分钟后,陈玥带着装有生物膜的恒温箱赶到种植区。她将一团乳白色的生物膜取出,均匀涂抹在接口处,然后用特制的夹具固定。“生物膜会在30分钟内完全固化,密封效果能达到专业密封垫的80%,足够支撑到新的密封垫送达。”她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而且这种生物膜能自行修复轻微破损,后续维护也很方便。”
李锐则带领维修团队,用高压气流清理管道内的月尘。“管道清理完成,阀门已恢复正常。”他打开灌溉系统的控制开关,清澈的水流顺着管道流入种植槽,干燥的土壤逐渐湿润,蔫蔫的小麦幼苗慢慢挺直了腰杆。
“供水恢复正常,作物状态正在好转。”生态工程师监测着幼苗的生长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亏了生物膜,不然我们的首批作物就毁了。”
林峰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种植区,心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后续的管道密封和接口防护,都可以采用这种生物膜技术。”他对着终端记录道,“既环保又耐用,还能就地取材,减少地球物资补给的压力。”
基地建设的日子里,这样的小波折时有发生,但每次都能在团队的协作下顺利解决。半个月后,能源站的二期工程完工,新增的核反应堆辅助供电系统投入使用,确保了基地在月面黑夜也能获得稳定电力;农业种植区的首批小麦长势喜人,叶片翠绿,已经长到了10厘米高;科学实验区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和深空观测站也完成了调试,开始进行初步实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