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桃李满天下  督抚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想在他们面前太过拘谨了。”阮元似乎并不在意饮酒之事,又举起了酒杯,道:“既然各位都是今科高中的进士,我这个先做官的前辈,也应当再敬各位一杯,庆祝各位自此之后,不需再囿于科举,可以放开眼界,心怀天下了!但各位也需记住,科举虽然艰苦,对于各位而言,却只是第一步,日后经术、史部,还需继续钻研,精益求精才是。至于吏治庶务,从来也并非易事,同样需要认真学习。有操行、有学问、能办事,三者齐备,将来才是国家之栋梁,天下之楷模,各位可清楚了?”

    进士们纷纷称赞,随即共举酒杯,再次一饮而尽。孔璐华看着外面天色,已经不早了,连忙去叫了蒋二,让他去准备轿子,并且及时到宣武门报备,以免阮元回家晚了,竟不得进入内城。

    她此时也陪着阮元饮了数杯,自然有些头痛了,正待歇息片刻,清醒一番之时,忽听得身边唱词之声,缓缓响起:

    “威武之声动屈刑,旁厢急坏了老刑厅,仗师生护蔽把本厅告,昧天良此刻用屈刑。怒将纱帽呈公案,跪倒公堂把话云……”

    言语虽不及弹词名角般清亮圆润,却是一种深沉气度,萦于台下桌边。仔细看时,唱词之人,竟是阮元。

    “夫子这怎么还唱上了,什么师生护蔽,夫子你是那样的人吗……”孔璐华不禁抱怨道。

    “无妨,若是我做老师的日后犯了错,你等无需再念师生之情,只记得如实查办我就好。”阮元道。

    “师娘这就不懂了吧?”史致俨在一旁笑道:“这个呀,本就是台上《审刁案》的唱词,若不是老师年少时看过,又怎能记得如此清楚啊?哈哈,学生比老师还大上四岁,这许多年纪,却也是白活了。原以为老师当年,只知在家读书,外面的事就都不顾了。却不曾想,老师也是性情中人啊。”

    “唉,说他天真,还真是天真呢……”

    说着说着,眼看夕阳渐渐西斜,再无余影,阮元与孔璐华也只得告别了会馆诸生,准备返家。好在宣武门一边早已有了通传,这时阮元的轿子进入内城,并未受到影响。

    宣武门之内有座天主堂,这时正值晚祷时分,教士祈祷之声,门外依稀可闻。听着完全不懂的祈祷词,回想起其实也没看懂的一场戏,又想起阮元那音调迥异的唱词,孔璐华不禁笑道:“看来以前啊,还真是小看夫子了,本以为你也是个书呆子,却不想还会唱戏呢。”

    “这戏我也只会这一段,那时我才十一岁,爹爹经常带我出去看些弹词昆曲,能记得的,也就这些了。”阮元虽然已经醉卧在一边,看起来神志却还算清醒。

    “你为什么别的都不记得了,偏记得个师生相蔽呢?唉,其实话说回来,雪妹妹说的也对,你说我也才二十三岁,就突然有了这样一大群人过来叫师娘。今天一天下来,我都以为自己三十三了呢。”孔璐华略有些幽怨道。

    “师生那个,说的不是唱词之人。”阮元缓缓道:“这唱词是剧里那个叫童文正的知府所唱,他所查案子,凶手是那个刁刘氏,可刁刘氏之父乃是通政使刘丹国,他有个学生洪正轮,恰恰做的是湖广总督,二人师生相蔽,想反过来诬陷童文正。最后这童文正清廉正直,不受二人威逼利诱,依然将凶手正法。”

    可不想说到这里,阮元却忽然叹了口气,道:“可惜……那童文正虽是清官廉吏,可清官廉吏,就一定不会犯错吗?若是清官廉吏犯了错,其实被冤枉的人,要比那罪有应得之人痛苦百倍呢。”

    孔璐华也清楚,阮元祖父阮玉堂,当年正是被鄂容安和刘统勋两位直臣误解,以为他虐待兵卒,最后将其罢官。看来这件事时隔多年,阮元却也不敢忘却。一时也不禁语塞,想了许久,方道:“可……可是若是清官,总是好说话些,他们知道自己犯了错,说不定能改呢。总比贪官有意枉法更好吧?”

    “可是……怎么让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啊?”阮元醉意深沉,言语已渐渐不清,但孔璐华依然能听清楚:“祖父当时,朝廷中他一人不识,竟也无一人为祖父相辩,若不是高宗皇帝圣明,只怕也……夫人,有了这许多学生,总也不是坏事,我……我不会去害别人,可若是别人……爹爹只想着不被小人构陷,但其实,哪怕正人君子,也未必……未必……”说着说着,终是睡了过去。

    看着阮元样子,孔璐华也未免有些难过。

    “夫子,你也放心吧,家里还有我呢。咱们……咱们不怕别人,而且,你偶尔天真些,我看也挺好的……”

    只是,这时谁也无法预想未来发生的事。

    后面的一段时间,阮元的工作果然少了许多,也多了不少时间在家中陪伴家人。朝廷里也有些查办太庙、申办控案之事,也不算难。阮元闲暇之余,甚至开始教起阮常生印章篆刻之法来。而孔璐华、刘文如等人在衍圣公府寻得不少书籍,每日讲论诗书,一样乐在其中。衍圣公府藏书本多,阮元也不甚在意。

    可是这日孔璐华来看阮元时,却发现了一幅之前见所未见的景象。

    只见阮元桌案之上,叠交放置着几幅长卷,卷上似有些弧线之属,仔细看时,竟是几个圆圈,最外有些大圈,里面又套着小圈,弧线之内,还有个居于正中的大圆球,都不知是何物。阮元则拿了尺规,在一张空白的纸上耐心地画着圆圈,时而用圆规比照着长卷之上,唯恐圆圈的大小与长卷不同。

    除此之外,阮元案上还放着一柄铁如意,几卷捆在一起的书册,也不知是何人所赠。

    “夫子你这做什么呢?”孔璐华不禁问道。

    “这个啊,是画图。”阮元听得孔璐华声音,手上做圆也快了些,很快将一个大圆画完,抬头笑道:“前些日子,辛楣先生送信过来,说之前他曾相助西洋教士蒋友仁绘制《坤舆全图》,现留下了些图解注记,想要托我汇编成书。我也帮辛楣先生把书稿清理好了,就叫《地球图说》吧。但这部书眼下只有两幅地球全图,并无其他日月星相之图,这些图画,反倒是宫里还有全份。所以我从宫中借了这些图回来,一一画下,一共有十九份呢,哈哈,看起来还需要几日功夫。”

    “夫子,你说慢点,什么是‘地球’?我……我记不住了。”孔璐华道。

    “夫人,先前不是与你讲过吗?这天下并非平坦一片,其实是个如球一般的圆物,所以又叫地球啊。这样说起来,夫人问什么是地球,夫人脚下就是地球了。”阮元笑道。

    “我……我听你说过,可这也太奇怪了啊?你说我们都站在一个球上,那我为什么没有掉下去呢?”

    “夫人,这地球很大的,譬如从京城到杭州,若依西洋人之言,有八个纬度,可地球自南至北,一共有一百八十个纬度呢。每一纬度长度略同,这样大的球,夫人能掉下去吗?再说了,我们所在是上半球,安稳着呢。”阮元道。

    “那……下边的半球上有人吗?他们不会掉下去吗?还有,他们平日生活,难道是头朝下吗?”孔璐华还是不明白。

    “据说也有啊,至于为什么不掉下去……夫人可听说过‘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