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一章 何谓天道  大周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因为只有把每一级的考试都完成好,从中脱颖而出,他们才有可能走到最后一步--殿试。
    殿试之后这些读书人就获得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虽然通常来说一开始他们做不到太高的官位,但是只要能够忍能够熬,通常来说一辈子下来做个四五品的官员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再想往上爬,想要爬到三品以上的高位就要看运气或者看家族背景了。
    虽然大周皇朝在有意的削减世家的影响力,但是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世家并没有彻底消散。
    显隆帝就知道雍州地界上有几个势力十分庞大的世家。
    这些世家的势力甚至一度可以左右朝政。
    当然显隆帝登基之后对这些世家进行了严酷的打压。
    被打压之后的世家老实了很多,许多事情他们不敢再去做了,开始变得老老实实安安稳稳。
    当然,显隆帝知道这一切都只是表象,都只是暂时的。
    只要给了这些世家机会,他们仍然有可能东山再起,仍然有可能死灰复燃。
    所以显隆帝一直以来不敢给他们这个机会。
    显隆帝一直在严格控制世家的资源。
    以防止出现世家干政的情况。
    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上位是有助于朝廷统治的。
    因为寒门子弟没有那么多背景,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比较好控制。
    相较于世家有着巨大的靠山,寒门子弟唯一的靠山就是朝廷。
    离开朝廷之后他们就什么都不是,脱下了那身官袍之后他们同样什么都不是。
    所以如今整个朝廷上下大概有超过七八成的官员都是寒门出身。
    显隆帝在严格控制朝廷中寒门官员的比例。
    只有保证绝对的寒门子弟数量,才能够保证朝廷的话语权,才能够保证皇帝的权威性。
    正如他之前所说的,寒门子弟都是一群狗。只要随便给他们丢下去几根骨头,他们就会争相抢食,就会兴奋的冲你摇尾巴。
    而世家子弟不同。世家子弟见多识广,整日钟鸣鼎食。
    可以说世家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皇家。
    许多皇家享用的东西世家同样也可以享用,无外乎换一个名字罢了。
    所以他们骨子里其实是对皇家对朝廷有不屑的情绪的。
    这也是为何显隆帝不愿意用世家子弟的缘故。
    人都是希望被吹捧的,显隆帝也不例外。
    显隆帝一直幻象几百年后他能够在青史留名,能够成为所谓的千古一帝。
    这当然不容易,但是显隆帝觉得这并非没有可能。
    因为对显隆帝而言,他只要能够实现文治武功中的任意一件,就有资格有可能跟历史上的那些明君圣君去进行比较。
    只要他敢于去比较,就有可能比过他们。
    当然,一切还要看史官的态度,看史官去如何执笔。
    史官的态度不同,显隆帝在青史上所留痕迹自然也会不同。
    当然了,仅仅就目前而言,显隆帝的状态还是相当不错的。
    那些不听话的史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显隆帝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换掉。
    凡是能够留下来的史官大部分都是听话的。
    显隆帝很清楚保持这点的重要性。
    因为唯有留下一些听话的史官,他们才会遵照朝廷的意愿,遵照显隆帝的意愿去做事。
    如果无法做到这点的话,结果可谓是扑朔迷离。
    当然了,即便史官全部按照显隆帝的意志行事,甚至是夸大其词的夸耀显隆帝的功绩,如果显隆帝本身没有什么值得拿到出手的政绩的话,仍然是很难成为所谓的千古一帝的。
    所以显隆帝才会想着向西域扩张,才会想着平叛剑南道的叛乱,才会想着根除东海妖兽国的祸患。
    这些目前来看结果都还算是不错,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些大事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赵洵。
    有些或许不是跟赵洵直接相关的,但是至少是间接相关的。
    更让显隆帝感到害怕的是,赵洵身上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书院弟子。
    不错,赵洵不仅是书院弟子,而且是书院的入室弟子。
    虽然只差了两个字,但其实含义是天壤之别。
    浩然书院建于终南山,其弟子有入室弟子,外室弟子两种。
    其中入室弟子有七十二人,外室弟子有三千人。
    仅仅从数量上也可见一斑。
    山长在挑选弟子的时候,会将资质平平的弟子放入外室弟子之中,而将那些天赋异禀有过人之长的放入内室弟子之中。
    内室弟子这么多年来也就七十二人。
    据说赵洵是山长所招收的最后一个内室弟子,也就是所谓的关门弟子。
    赵洵的身上究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