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3章:你玩什么命啊?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瞥了他一眼,问道:“贤弟怎么了?”

    “二崔靠不住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团结的意思。”李子权愤怒的将面见崔君肃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连带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不可能参与的理由也说了。

    听了李子权的解释,王秉愣了老半天,他深深的看了李子权,叹息道:“贤弟,二崔都不当你是山东士族领袖,你玩什么命啊?我们两家要是无理取闹、逆势而为,九成被皇帝当鸡来杀。你要是为了不值得拼命的人搭上一族老小,他们非但不会感激你,反而拍手称快、欣喜若狂,因为代表空出来的宰相之位又可以争了。”

    “当然了,你们李家或许没事,可皇帝对我们王家恨之入骨,我王家必死无疑。”雫

    说着说着,王秉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其实他对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赵郡李极为不满,当年五宗都达成了共识,说一起支持杨谅,结果战争打到关键之时,另外四家意志不坚,竟然让他们控制的河北官场降朝廷。

    他们是享受到了战后红利,可是奋战在前线的王家势力却被连根拔起。

    这一次,他说什么都不会和胡乱拼命了,其言下之意,我王家没有那么伟大,不可能再拿全族老小的必死去开玩笑了,恕不奉陪。

    李子权感觉到了王秉语气中的不满,他深深的叹息了一声。最后一宗,也不愿意加入其中,而且听王秉的意思,根本就没有把拓跋诚放在心上,他又能如何?

    “贤弟,顺势而行是我们名门世家的生存之道,也是我们得以长久传承的良方,这一次一不占理、二没实力,当下民心皆在官方,我们还是以自保为上,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王秉见李子权默然不语,继续劝道:“如果你们李家被查出什么,你这宰相还当得下去吗?”

    “小弟明白了,多谢兄长提醒。”听到这里,李子权心头已是一片凛然,他只想着如何竖立山东士族领袖的权威、想着如何借助此战团结山东士族在麾下,却忽略了自身和家族,却忽略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雫

    就在李子权拜访太原王氏的时候,杨广也没有闲着,他让人把检校礼部侍郎崔君肃叫来。

    这几天由于杨广露出了要清洗冀州官场的苗头,崔君肃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可就是这样,他的观点仍旧与李子权不同,李子权主张大家一起强硬抵制,必须让杨广明白冀州名门绝不让步的态度。

    崔素肃却认为山东士族不占道理,也没有令杨广妥协的乱世背景,如果与杨广硬碰硬,一定会引起皇帝深层次的打击。而所谓的联盟在强权面前,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溃不成军,根本不可靠。

    也正是因为意见不统一,他昨天晚上才用“拖字诀”把李子权打发走了。

    杨广看了拘谨的崔君肃一眼,不却声色的喝了一口茶,这才叹一口气道:“崔氏乃是天下名门,自汉以来,就为这个天下培养了大量人才。正是因为崔氏在持续数百年的乱世之中源源不断输出人才、努力保存典籍,我族文化、文明才至于断了传承。以前我还是并州大总管之时,听说崔氏藏书阁藏书万万卷,恨不得一睹为快。”

    “然而内部事务繁多,外部又要抗御北方的突厥汗国,好不容易稳住局势,却又去了扬州,至今都无法拜访清河崔氏,饱览众多经典,实乃遗憾之极。”

    杨广这可不是吹捧,更不是说说而已,他和杨坚一样爱书,而且他们一直努力收集、修复古之典籍,好让古代文化、文明代代相。也正是在他们父子的努力之下,使得秘书省的藏书总数高达37万余卷、77000多类的图书。而且杨广为了让大家都能学习和使用,专门在大兴宫皇城、洛阳紫微城皇城设立收藏副本的观文殿。雫

    此外,又在国子监和各个州的大学也办了类似的藏书馆,大学的藏书量虽不如观文殿那么全,却也多得让人无法想象。

    然而杨广却知道很多所谓的“遗失”、“毁于战火”的典籍,都可以在山东士族的藏书阁之中找到。若是可以拿到手,他一定会印刷出来,然后让大隋王朝所有学子学习阅读、增长见识。

    崔素肃也听出杨广并非是在客气,而是真心实意,这让他既为家族的底蕴感到荣耀和骄傲,也佩服杨广对书籍真挚的喜爱、保护,他拱手说道:“家兄当年也对微臣说过,说先帝和圣人对典籍的挚爱、对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无人能及,也曾想录出副本,交给朝廷。然而当时纸张价格极高、又没有活字印刷术,加上家兄去世得早,故而无法交给朝廷。”

    这话,当然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在廉价纸书、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是昂贵的传家宝,垄断了书籍,就等于是垄断了知识和人才,谁愿意分享出去啊?但是现在则不同了,如果他们崔氏能够可以换取一些实在的有价值的东西,他也愿意将不太重要的典籍奉献出来。

    念于于此,又说道:“如今印制成本微薄,印制方法便利,鄙族为了保护书籍、保护孤本,也印制了很多副本,若是圣人需要,清河崔氏可以献给朝廷几套。”

    双方既是在说书籍,也是在说当前事。崔素肃听出杨广是在以书喻人,同时也是认可保护书籍和文化清河崔氏,之后的弦外之音就是说会碰清河崔氏的核心利益。

    而杨广早在两年前就向清河崔氏之主、崔君肃的弟弟崔君宙提出要求,希望他把藏书借给朝廷当范本印制,然而他们始终不答应,之后说了,依然推三阻四,然而此时的崔素肃竟尔说出“很多副本”、“可以献给朝廷几套”。雫

    由此可见崔君肃在当前时势之下,既是愿意献书,也是在向他表示妥协的态度,表示他们他们可以“献出几套”。

    既然话说到了这一步,杨广也就没有卖关子了,立时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之上。“幽州义仓大案的发生,让我发现大隋义仓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冀州百姓更是因为受幽州影响,纷纷要求朝廷彻查冀州义仓。所以我决定全面清查天下义仓粮库,第一步便是要求得最激烈的冀州。但是‘蜀王和高相国、张相国等人’认为辽东局势复杂,卫王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建议我适可而止。”

    说到这里,杨广目光注视崔君肃,缓缓的说道:“我也明白卫王的后方不能乱,可是我连卫王都严惩了,自然没理由放过贪官污吏。如果不听民意、不查冀州,那便是一意孤行、赏罚不明,最后不但失去民心,还会影响到东路军的军心。所以我现在是左右为难,不知崔侍郎可有两全其美之策?”

    崔素肃在路上就有了心里准备,心知这个问题根本避不了,闻言便说道:“圣人,微臣认为关键是要证据充分,如果有人执法犯法,那就应该追查到底。可如果有人像高士开、王世师、魏显宗那般因为家小被人挟持、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朝廷也该谅解。”

    “这个当然!”杨广很是宽宏大量的说道:“毕竟朝廷在高士开、王世师、魏显宗的问题上也有责任,因为朝廷保护不了自己的官员,才使他们家小遭人绑架、挟持。他们也才走上犯罪的道路。理当谅解。可如果有人自己堕落,那我肯定不会饶恕,不然,何以治天下?”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