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暂时看不到。”
“那是因为朝廷赈灾及时。”
李重:“赈灾及时怕只是一方面吧,而且赈灾及时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在我看来,百姓之所以不觉得需要造反,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假若是家乡混不下去了,到别的地方,一样能吃饱饭。”
“而且……李家能让他们吃饱饭,这已经是深入民心。”
“那李家为何能让他们吃饱饭?”
“难不成……李家能印钱?还是李家能让天下掉粮食?”
“归根结底,是李家拥有着能控制天下财富流动的能力。”
“我记得,应该是老子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正因为人之道,都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所以……富人一旦赚了钱,是绝对不会分给穷人,甚至,还要继续剥削穷人。”
“事实上……当皇帝、当朝廷的大臣,也是如此。”
“我每每审视那些史书上亡国的记载,总是皇帝、大臣吃好喝好,然而百姓,却只能吃草。”
“百姓一旦没有了活路,那还不造反,还能做什么?”
“那如果皇帝跟大臣们,都知道了,百姓过不下去了,自己应该要分百姓一点,这样这个国家才能持久。”
“如果皇帝跟大臣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那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钱财心甘情愿地拿出一部分出来,然后分给穷人么?”
“正如上面所说,他们绝对不!”
“所以……阿耶,我以为,不管是任何一个朝代,只要不能改变这种事实,不能逆转‘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这种天性。那么这个朝代,就一定会在该它亡的时候亡。”
“若是把如今的大唐放到汉朝。”
“那么此时的大唐,应该便是西汉末期。”
“土地兼并严重,失地的百姓被迫成为流民或是奴婢,大规模的起义正在暗暗地酝酿。”
“之所以如今大唐还能这么好。”
“我以为……李家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仿佛能看到,当初李家的先祖,是如何跟太宗文皇帝筹划说,如果陛下你能把公主都嫁给我,我就能给大唐多少年的国运。”
“对外,他建议实行分封,让大唐百余年无外患,对内,他发展科技,促进商业繁华,而且控制财富流动,让财富不至于全都跑到富人的身上的去,控制着天下财富的平衡。”
“如果要拿古代的圣贤,去形容他的话,那他就是周公加管仲,加墨子。”
“关键是……”
“他比周公加管仲,加墨子,还要再聪明一百倍。”
“估计,后世能有他这么聪明的,也就只有我勉勉强强能够够得上了。”
“嗯!我觉得,我还行。”
李纯:“……”
李纯看着李重在那猛点头,也是眉头皱得跟麻花一样。
李重:“儿臣以为,如今的大唐,就像是周王朝,将来迟早有一天,大唐肯定是要衰落的。”
“若是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
“我仿佛已经能够看到大唐没落的那一天。”
“当然!”
“这辽国跟交趾国,他们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起码……我们大唐还不会有那么多的父慈子孝。”
“不过……有句话也是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因此……就看到时候,是我们三个谁死得快。”
“我大胆地猜一下。”
“在不远的将来,会从海外,新崛起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厌烦了各种各样的礼制,厌烦了朝廷的控制。”
“因此……他们的国民一商量,我们建一个没有朝廷的国家。”
“凡是国家大家,都一起商量着来。”
李纯:“……”
见自己阿耶在那里一脸懵地看着自己。
李重也是道:“我这个只是猜测。”
“只不过……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总是如此。”
“阿耶,你说,这世上,除了我们地球人,还会有其他人么?”
李纯:“……”
这也太跳跃了吧!
李重又道:“我以为,宇宙是如此之大,一定会有其他像我们一样的人。”
“不过这些还是不提了。”
“我觉得,大唐此时应该考虑考虑如何成为秦国。”
“否则……”
“若是还像史书上的那些王朝一样,只是诞生出一个个毫无作为,甚至是只会把事情给弄得更加糟糕的皇帝,那么……大唐即便是现在不亡,那将来不出一百年,两百年,还是要亡。”
“如今……”
“从奏疏上,已经能够看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