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挂断了和穗穗的通话,卫燃重新拨给了李羿忠。
“卫大哥,是有线索了吗?”微信通话刚刚接通,李羿忠便立刻问道。
卫燃之前找老家父子学艺的那些天可从来都没和他联系过,此时联系,他相信绝对不会只是...
### 初临灾地
飞机缓缓降落在这片因地震与洪水交织而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天空灰暗,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和远处焚烧垃圾的焦糊气息。机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航空枢纽,而是由临时搭建的帐篷、集装箱和简易跑道拼凑而成的救援中转站。
我透过舷窗望去,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倒塌的房屋残骸,有些地方甚至还能看到尚未清理完毕的废墟。街道两旁堆满了未运走的瓦砾,零星的人群在废墟间穿梭,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只是机械地行走。
我们刚下飞机,便被一位身着军绿色制服的本地协调员接走。他名叫林凯,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当地的联络人,操着一口略显生硬但清晰的英语。
“欢迎来到这里。”他的语气平静,却透出一丝疲惫,“你们的任务很明确:协助我们建立流动教育点,并记录整个过程。”
我点了点头,心中已有预感??这将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旅程。
### 灾区课堂的重建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一处临时安置点集合。这里的条件比中东更差:没有电力供应,饮用水需要从几公里外运来,医疗资源也极度匮乏。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泥泞的空地上奔跑,脸上挂着天真的笑容,仿佛还不明白这片土地曾经历过的灾难。
我们的任务是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可移动的教学系统。卫燃负责技术部分,他带来了几套太阳能供电的平板设备,每台都预装了基础教育课程和离线学习系统。这些设备曾在中东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也被寄予厚望。
“我们需要一个教室。”穗穗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块勉强平整的空地上。她立刻开始与当地志愿者沟通,希望能尽快搭建一个临时教学棚。
阿卜杜勒则带着画具走进人群,试图通过绘画的方式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他蹲下身,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递给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你想画什么?”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然后接过蜡笔,在纸上画了一条蜿蜒的河流,河岸两侧是倒塌的房屋,而中间有一座小桥,连接两岸。
“这是我家,”她低声说,“以前住在那边,现在搬到了这边。”
阿卜杜勒轻轻点头,伸手抚摸她的头发:“你画得很好,这座桥象征着希望。”
### 信任的考验
尽管我们满怀热情,但在这样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要赢得信任并不容易。许多家长对教育的意义持怀疑态度,他们更关心的是下一顿饭在哪里,而不是孩子能不能识字。
“我们连吃的都没有,还谈什么上学?”一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站在帐篷前,语气中带着愤怒和无奈。
穗穗耐心地向她解释:“这不是传统的学校,而是一个灵活的学习方式。你的孩子可以在这里边玩边学,哪怕只是认识几个字,也能改变他们的未来。”
那位妇女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简单,那就试试吧。”
这句话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但也清楚,这只是个开始。
### 危机再临
就在我们逐步推进教学工作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雨水冲垮了临时搭建的教学棚,设备也被打湿,孩子们不得不撤离到更高的区域避险。
“我们必须转移设备!”卫燃一边检查平板的状态,一边指挥助手们将设备转移到干燥的地方。
我拿起相机,记录下这场混乱中的坚持。镜头里,阿卜杜勒正背着一个生病的孩子穿越泥泞的地面,而穗穗则带领几名志愿者搬运最后一批教材。
雨越下越大,水位迅速上涨,原本还算稳固的道路已被淹没。我们被迫暂停所有教学活动,转而投入到紧急救援工作中。
“孩子们的安全最重要。”法蒂玛坚定地说,“我们必须确保他们都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场灾难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应变能力,也让所有人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存技能的一部分。
### 希望的微光
几天后,雨停了,阳光终于穿透厚重的云层洒落大地。我们重新搭建起教学棚,修复了受损的设备,并调整了课程内容,使其更加贴近灾区的实际需求。
卫燃开发了一个新的模块,专门教授基本的急救知识和灾害应对技巧。这让家长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教育不仅能让孩子识字,还能帮助他们在极端环境中活下去。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读书真的有用。”一位年轻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在平板上完成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与此同时,阿卜杜勒的艺术课也取得了突破。孩子们开始用画笔描绘自己经历过的灾难,以及他们心中的希望。一幅画作尤其引人注目:画面中央是一座倒塌的学校,而在废墟之上,一群孩子手牵手围成一圈,头顶飘扬着一面写着“未来”的旗帜。
“我想告诉世界,”那个画画的孩子说,“即使一切都毁了,我们也不会放弃。”
### 再一次告别
一个月后,我们的项目初见成效。流动课堂已覆盖三个主要安置点,超过五百名儿童接受了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当地人已经开始自发组织教学活动,我们的离开并不会中断这一切。
临行前夜,村民们为我们举行了一场简朴却温馨的送别仪式。篝火旁,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唱着歌,跳着舞,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法蒂玛站在人群中,眼中闪烁着泪光,“你们教会了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相信未来。”
我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一刻。这张照片后来被命名为《重生》,它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无数人努力的见证。
离开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