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农业  将门枭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吴年特别好的地方,就是不折腾。
    外出征战,住在军中。
    回到都城,就在宫中待着,很少兴师动众的外出。
    皇帝出门大内侍卫开路,随从官员,人马吃用,耗费无法计算。
    杨广下江南,就把隋朝给搞没了。
    吴年一连在曹妙娥的房中住了半月,便转到了坤宁宫,然后各宫都住住,宠幸妃嫔。
    俗语有云,雨露均沾。
    后宫才能和睦。
    昨个儿。吴年就在坤宁宫住着,睁开眼睛,往身旁一摸,不出意料,不见枕边人。
    太监、宫女见吴年醒了,立刻行动了起来。洗漱的热水、布巾,还有漱口的药膏等,被端了上来。
    等柳香知道消息回来,吴年已经穿戴整齐了。夫妻二人一起吃了早饭,然后一起坐下来消食。
    “哥。跟你说个事儿。”柳香乐呵呵的说道。
    “什么事儿?”吴年看她笑脸,就知道是好事。
    “咱们之前,不是因为宫里头宫女、太监太多。办了一个纺织大作坊吗?因为手工好,大受欢迎。现在已经盈利了。”
    柳香笑呵呵道。
    吴年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还有官员上书,说是“有失皇家体面”,吴年我行我素。
    体面值几个钱?
    这么多的太监、宫女,光伺候他们一家人。每天的吃用,都是天文数字。
    要是太监、宫女能自己养活自己,省出来的钱,拿去给将士们改善伙食多好。
    “还能盈利?!”吴年有点惊讶了,抬头问道。
    本以为自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竟然还能盈利?
    “能啊。哥你想想。整个大汉朝,谁有这么大的作坊?养着这么多的工人,专门织布的。我们的货好啊。很受欢迎的。”
    柳香乐呵呵道。
    “嗯。”吴年也笑了起来,轻轻点头。
    “既然赚了钱,就给他们发钱。改善他们的伙食。”吴年说道。
    “嗯。”柳香嗯了一声。
    吴年来了兴趣,也没事做,便与柳香摆驾往大作坊而去。
    大作坊紧挨着紫禁城,出入十分方便。
    大作坊内。太监、宫女或在织布,或在搬运货物、材料,品级高的人,则负责管理,井然有序。他们见到皇帝来了,本想跪下。
    吴年挥了挥手,让他们自己干自己的。
    吴年不是很懂布,但是伸手一摸,也觉得质量挺好的。他点了点头,这时代的民间,多数都是一家一架织布机,女人们在闲暇之余织布。
    小作坊都很少。
    更何况这么大的作坊,这么多的人了。
    这些太监、宫女每天织布,手艺精湛,制作出来的布,确实是好。
    在大作坊内看了一圈后,吴年与柳香回到了宫中。
    这大作坊。吴年只是为了安置太监、宫女而建,没指望它赚钱。
    皇家另外还有收入。
    比如遍布河北、高句丽、辽东、三汉地区的皇庄、皇店,还有各种皇族生意。
    这些生意产生的收入,收归内帑。就是皇帝的小金库。与国库的钱是分开的。
    吴年闲来无事,就叫了内务府的人,看了看这些生意。发现自己的私人小金库,足有七八百万两之巨。
    根本花不完。
    他想起之前,让刘知行花国库的钱,在民间购买粮食,稳定粮价,保护农民的利益,担心国库的钱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很是内疚。
    他放下手中账簿,抬头对面前有些紧张不安的内务府太监,说道:“拿出五百万两银子。在城外庄园中建造粮仓,大力收购民间的粮食。”
    “是。”
    内务府太监闻言松了一口气,躬身行礼道。
    没办法。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做皇帝日子不长,但做了十几年汉王,可是第一次看内务府的账簿。
    还以为犯事儿了呢。
    可吓的他喲,坐立不安。
    柳香在旁看了,乐呵呵的。
    慈惠爱民,才是好皇帝啊。要是楚国的皇帝,像我哥这么好。我们辽东汉人的日子,可别提多美了。
    “陛下。制造局的人,送来了东西。”忽然,一名太监领着几个太监从外走了进来。
    吴年抬头看去,眼睛不由一亮。
    是玻璃啊。
    自己出门一年,制造局竟然把玻璃给造出来了吗?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