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定国公的这次沙盘推演,赢的不是淇国公,而是军中所有老将啊!”张辅十分感叹道,作为年青一代的翘楚,张辅看得很清楚。
徐景昌厉害的不是阵前决断,领兵冲杀,也不是冲锋陷阵,亲冒矢石……几年朱棣那种,动不动带头冲锋,打得南军落荒而逃的威风,更不是徐景昌擅长的。
但是徐景昌依旧能碾压丘福,主要靠的是在战场之外的本事,或者说,在徐景昌手里,一切都变成了战争的工。
这就是最近武学倡导的总体战!
没错,在逐步废除军户制之后,应天、北平,还有凤阳,相继建立起武学,培养军事人才。
而在武学当中,主要讲述的除了原来的兵马武艺,兵书战策之外,更增加了许多课程……这一点张辅是一清二楚的。
他的弟弟张輗就在武学读书。
张家三兄弟,老大张辅继承他爹爵位,剩下两个,或是恩荫,或是走武举之路,一点点往上爬,才有希望出人头地。
毕竟不是谁家都有两个国公可以继承的。
张辅也不担心,武举其实并不难。
文人科举,主要考八股文,入仕之后,成为朝廷官吏……武举考试,通过之后,能够从军报国,成为将领,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事实上稍微了解一下武举考试的内容,就不会这么想了。
武举考核的内容大约有三大项,第一就是射箭,包括站立射,也包括骑射,这一项比重非常高。
骑射的本事,也是武将最重要的能力,毕竟能够远距离击杀对手,有何必凑到近前拼命!
除了射箭之外,还要考验气力,比如抓石锁一类的,要求膂力过人。
至于第三项,就是考考兵法,写写文章,这一项的份额不重,毕竟武夫而已,能写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
张辅的信心也源自于此,自家俩兄弟,全都身强体壮,骑射功夫很好,虽然没啥文采,但最起码识字,到时候随便写写,也能糊弄过去。
说到底,他们这种勋贵之家,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是会让人笑话的。
只不过这一切的好事,都从武学设立之后,开始变味了。
其实从武举考试的内容就看得出来,这不是挑选将领,而是在选拔猛士……虽说身为将领,个人武力值很重要,但绝对不能光靠着武力赢得战争。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武举考试,不能更贴近战争?
答案是做不到。
就是这么简单。
千百个武举士子,每人给他们一百兵,让他们真刀真枪,互相对练……没选出武状元,反而死伤一堆,这在太平年月,天子眼皮子底下,根本做不到。
所以武举的选拔,只能着眼于个人武力值。
然后中举的武人,前往军中历练,从头开始积累经验,如果运气足够好,天赋也行,从战斗中积累经验,完成蜕变,或许有望成为将才,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泯然众人。
其实熟悉这个过程,就能明白,为什么在武将这边,存在将门传承的问题。
毕竟家族经验传承,比起自己去悟,要方便轻松不少。
再有遇上了长时间的太平年月,也就未必有机会立功。
而且更加退后一步……谁又能保证,军功升迁是绝对公平的?
总而言之,在军中可以操作的地方太多,说不清楚的东西也太多了……这些模糊的地带,就是将门生存的沃土。
徐家也是将门,徐景昌太了解这里面的门道……然后他就很贴心给武学增加了算学课程,随后又增加了统计、绘图、语言、风俗、地理、天文……
不是没法量化吗?
这还不好办,增加数学课程不就行了。
然后张辅就傻眼了,字面意义上的彻底傻眼了。
兄弟张輗带回来的教材,他自以为手拿把掐,有什么啊?
我一个军中翘楚,还教不了你一个小娃娃?
然后张辅就遭到了当头棒喝。
教不了就是教不了。
这些东西他是真的不会,张辅最初也想不通,定国公这是存心折腾人?
可渐渐的,张辅明白过来,这些课程,将原本属于玄学范畴的兵法,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
比如计算粮草军械,多少人马出征,前出多远,在什么条件下作战……需要消耗多少粮草,要多少牲畜民夫,全都是可以计算的。
不光如此,有关地形的课程,只要学通了,就可以绘制地形图,选择列阵地点,根据地形排兵布阵。
这玩意绝对比都城里面,皇帝想出来的万全必胜大阵合理多了。
至于情报学的内容,更是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一句话,变成了一本厚厚的教材……而且作为锦衣卫大都督的徐景昌,亲自撰写了这门课程。
徐景昌在其中着重强调一点,情报这个东西,不是非要千辛万苦,取得的秘密信函,或者撬开柜子,取出来的机密消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根据摆在明面上的消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结论。
张辅就看到二弟每天忙得像个陀螺,转个不停……时常熬到后半夜,然后还要早起,丝毫不敢怠慢。
本章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