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7章 听君一席话,白读十年书  家父汉高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张不疑站在刘长的身边,看着脸上光秃秃的召平,一时间什么挖苦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很多人都将以发代首当作是一个笑话,其实,割掉头发判掉胡须,在此刻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惩罚,这是对一个贵族最大的侮辱,甚至比割掉他的…内什么更为羞耻,在战国时期,若是有大臣得知自己要面临这样的惩罚,会直接吞金自杀,免得遭受羞辱。

    汉时的情况要好一些,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刑法同样被认为是巨大的羞辱,若是真有秦汉之人回到了当代,看到满大街的"刑徒大恶人",当场就得被吓死。

    刘长对召平的这个惩罚,还是相当严重的。

    尤其是对召平这个老一辈的战国人来说,不过,召平本就想要重刑证法,他对此也乐与接受,他要前往的唐国,那里也不缺乏这种没头发没胡须,脸上刺字的好汉,也不会有人以异样的目光来看待他。此刻的召平,看起来极为轻松,好像就是去度假一般。"陛下,臣有罪之人,岂敢让您前来相送呢"

    “这里哪有什么皇帝和国相啊,就是唐王跟几个舍人而已。”

    刘长不在意的说着,"寡人可是给您挑选了一个好地方八那里的官吏,您也熟悉...是季布的次子回,寡人已经交代过了;若是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他…他会照看一二。

    召平感慨道∶“季布的儿子虽然没有周勃的儿子那么优秀,可都是正直且诚信的人啊。”说着说着,召平的神色就有些落寞。

    召平有三个儿子,一个死在了项羽的手里,一个死在了田荣的手里,一个死在了龙且的手里。

    三个儿子相继战死,都没有留下后人。召平一直都是孤身一人。

    刘长拍了拍召平的肩膀,笑了笑,说道∶"您且放心去吧,您会在那里过的很开心的!"

    召平在秦国的时候,就已经封为侯,年纪已经很大了,这次回去之后,倒也能安心度过晚年,不会再有什么小人来激怒他。张不疑笑着说道"你早就该回去了,庙堂里的事情,不是愚钝之人可以决定的。"召平点着头说道"因此你定然不会成为国相。".xXbiQuGe.c0m

    张不疑正要辩解,却又看向了刘长,“陛下,我这假国相能成为真国吧”

    "嗯…嗯…定然以你为国相。"

    刘长随意的敷衍着,张不疑顿时说不出话来,召平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晁错本来也想来送您的,可寡人没有答应。"

    召平说道∶“晁错这个人,不是没有才能,就是有些激进,轻视他人…我邀请他前来,他连个甲士都不带..哈哈,我下令抓住他的时候,他一脸的震惊,还傻乎乎的问我想要做什么...."

    召平乐呵呵的样子,晁错那茫然,不知所措的表情,似乎让他开心了很久。

    法家一群人气势汹的前来,张牙舞爪的,而老臣很轻易就制服了他们,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刘长很是赞同,他点着头,说道∶“不过,晁错已经被寡人所教导过了….寡人运用了白起埋赵人的典故..”刘长得意洋洋的将自己所说的话如实告知。

    召平呆愣了片刻,作为一个老秦人,当他听到自家大王说”连白起都不能战胜”的时候,嘴角疯狂的抽动着,好吧,忍着,谁让这是大王呢就整个大汉天下,除了面前这位,谁要是敢这么说..哦,除了淮阴侯,谁要敢这么说,召平真的就拖鞋盖在对方脸上了。

    当然,淮阴侯敢看不起白起是他自信的体现,而刘长嘛,就是无知丈育的体现了。同样的话,还是要分人的。

    想着大王的这些典故,召平也不由得摇着头,当真是听君一席话,白读十年书啊。召平在离别之前,低声给刘长留下了最后一句忠告。而张不疑并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马车带着人缓缓消失在了远处。

    刘长带着张不疑返回长安,走在路上,张不疑却有些沉默。这位跟召平争斗了十几年的家伙,此刻竟然显得有些伤感。"陛下,召平这么一去,往后只怕就无法再相见了。张不疑感慨道。

    刘长瞥了他一眼,"想见他还不容易你就等周昌落单的时候,从他背后狠狠给他来一下,次日朕就将你装进囚车里送到唐国去陪召平了!"两人回到了皇宫的时候,远远远的就看到了正在皇宫门口等待着他们的几个大臣。其中居然有张苍

    刘长很是惊讶,他这师父往常可是日理万机啊,今日居然跟群臣在这里等着自己刘长也不废话,令群臣跟上自己,悠哉游哉的返回了宣室殿。这些时日里,因为刘长外出,国事堆积了不少,都需要刘长来做主,

    起码要听群臣的汇报。

    最先就是冯敬了,冯敬先前负责制定西域诸王的爵位和礼仪规格等方面的事情,这件事听起来不重要,却是刘长需要第一个来做主的事情,西域诸王很多,冯敬按着汉朝的制度,综合他们的各个方面,给与相应的爵位,从隶臣的数量到其他的衣食住行方面,都要跟大汉看齐,严格遵守大汉的礼法。

    刘长听的直犯困,比起听这些,他更乐意带着人去平西域。"诸王都同意将自己的子嗣派到长安来学习礼法…"

    这件事,是陆贾来负责的,周勃等武将们认为,要直接灭亡这些国家,建立郡县,可陆贾却不同意。首先就是西域太大,道路不方便,其次是大汉官吏严重不足,要逐一设立郡县,派遣官吏,难度太大,目前根本不可能做到,大汉扩张太快,别说县了,就是郡,就已经增加了二十多个,官吏早就不够用了。

    况且,西域各地之间的风俗差异巨大,矛盾重重,局势复杂,各国之间又很远,庙堂的命令到达这里都要一年多的时日,这如何能行因此,陆贾反对周勃设郡县的想法,提出将这些人变成大汉诸侯王,以委派三公九卿的方式进行控制,用礼法来教化他们。这个用礼法来教化,在后世人看来是儒弱且庸碌的行为,可陆贾所说的教化,不是拿着书劝他们遵守大汉礼仪,是带着剑去的。

    陆贾是要从上而下的改变他们,让他们逐步融入大汉的文化体系之内,他很重视这些小国的储君,只要这些储君在长安长大,接受大汉的文化熏陶,让他们迎娶大汉宗室女,等他们回去之后,他们就会变成正儿八经的大汉诸侯王,哪怕是谋反了,也是穿着华服拿着汉剑来谋反的大汉诸侯王,再过一代就是带着老刘家的血了。

    只可惜,老刘家的宗室女实在是太珍贵了,宗室都只顾着生儿子了,对此,吕禄表示,不必担心,我吕家的女儿多啊,够用。

    国内有人支持陆贾,反对的人也不少,而反对的大多都是那些想要人头的将军们。

    刘长对此的态度倒是偏向武将那一派。

    他也觉得这么搞太麻烦,而且太慢,倒不如直接灭设郡县,可无奈啊,周昌那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