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分肉啊,刘启有些不悦的抱怨道“这些人明明犯了错,仲父居然还要给他们分肉吃,赏罚不明啊...”而看着欢呼的学子们,看着他们那望向刘长的热切的眼神,刘安却若有所思的说道“阿父做事向来是有深意的,他这么做,肯定是要用这些学子们来做事,就是不知阿父要做什么事了...’
刘长此刻尽力的表现着自己仁君典范的样子,与诸学子们坐在一起食肉。而在这次宴席上,刘长提出了一个很
重要的观念。
“尔等乃天子之门生也!!”刘安一愣,脑海里仿佛有什么闪烁而过。
回到皇宫外的刘长是相当的开心,洋洋得意的对着左右的大臣们讲述着方才的事情,尽管这些大臣们方才就在旁边,看的一清二楚,可刘长还是忍不住的说着
“哈哈哈,学子们对
朕是格外的崇敬..朕离开之后,他们都这迟不愿意离开!
这都是因为陛上的仁德...使得万民敬仰!”
张不疑自然是笑着附和,他完全没有要邀功的意思,也压根没有说这些学
子们为什么会忽然聚集在皇宫里,刘长却很舒畅,他也觉得很惊喜,他本来还一直觉得这些学子们都是麻烦,想着该如何对付这些人呢,在听闻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刘长都准备卷起衣袖出去了,前来得知他们是来请罪的,刘长顿时醒悟。
我对付这些人干什么呢与其将他们往奸贼身边推,倒不如将他们主动拉到自己的身边,人家能利用这些学子们做坏事,难道自己就不能用他们来做好事吗于是乎,刘长急忙弄来了羊,又是寒暄,又是分肉,果然,这些秉持着战国之风的学子们,在得到天子恩宠之后,一个个恨不得为天
子而死。
战国时留下的那种为赏识者而死的风气此刻还没有消散,很多在后来人看起来相当奇怪的行为,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主流,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张不疑就是一个战国遗风的有力证明,与整个大汉都有些格格不入。这种风气影响了大汉很多年,到大汉灭亡的时候还有因为一顿饭的恩情去帮着杀人的情况存在。
在大汉灭亡之后,这种战国风气也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以刘长这个尊贵的身份,给与这些低爵位的士子一块肉,那这些士子们就得为他去赴死了,在此刻,君王想要
拉拢某些群体,那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你表现出真诚,甚至都不必真诚,只要你能表现出自己想要重用,哪怕是利用他的想法,都可以收服他们。当然,这种风气是个双刃剑,好用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到主家,就比如你分块肉让别人为你死战,可你分肉的时候若是忘了给别人分,哪怕是你的驭者,那这个驱者都可能带着你就冲到敌人那边,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你可以对你的麾下无礼,但是不能轻视,就像高皇帝那样,高皇帝会殴打他的大臣,可从不会无视他的大臣。高皇帝和大臣之中,高皇帝会辱骂自
己的大臣,还会殴打,包括往人家的帽子里撒尿什么的...周昌就是会这样,有听说过周昌因为大臣说了什么按着就一顿打,可问题是,高皇帝打完会听他的建议,会用他的策略,会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重视,周昌嘛...我是揍你,也是骂你,更是会理你。更重视你。
高皇帝甚至记得南军中甲士的名字,而项羽,大概连自己的郎中叫什么都不记得,甚至当郎中来给他献策的时候,一脸不屑的看着他,挥挥手让他离开,然后这位郎中就去帮助高皇帝了,那这位郎中叫什么来着哦,他叫韩信。再说一个,比如项羽身边有个谋士,项羽派他攻下殷地,成功回来后赏赐黄金,后来刘邦占领了这个地方,项羽大怒,为了泄愤就决定杀了那个原先攻占殷地的不起眼的谋士,然后这位谋士也叛逃...这位谋士叫什么来着哦,他叫陈平。反正高皇帝能成就大业项羽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的,甚至,项羽在感受到刘邦的谋士实在太多之后,特意杀死韩王成,让当时做梦都想要复国的张良心灰意冷,直接专心辅佐起了高皇帝,比如考虑到刘邦将领太多,贴心的烹了王陵生母的遗体..
刘长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做皇帝的妙处。
在原先,他的名声败坏,除了同样败坏的晁错啊,张释之啊这种人里,很多人不愿意主动跟随他,可如今不同了,身为天子,他的任何一个表现亲密的举动都能迅速让他人前来投效。原来这就是做仁君的感觉嘛刘长在那一刻仿佛体会到了刘邦的快乐。
“以后,朕要装的更加...咳咳,朕要做一个仁义之君,要多去巡查各地,礼贤下士,亲近爱人!!”周昌沉默了许久,不管怎么说,至少陛上愿意装出一个平易近人的态度了,这就已经很不同意了。
刘长坐在上位,问道“不疑啊...让你去做的事情,可有进展”“陛下,明日我就将各处进展的奏表送过来,托陛下之洪福,可谓是进展神速”“很好”
刘长大喜,这就是他喜欢张不疑的原因了,张不疑办什么事都是如此的迅速,从不会让他失望。刘长看着自己周围的这些么,慢说道“这一次的事情,其实让朕想到了很多,连太学的学子,都能被奸贼所蛊惑,那其余百姓,又该如何呢”
“朕决定,设立一个新的机构,专门用来告知天下,庙堂的政令,天下大事,好安抚天下人的心,也好让官吏们不敢扭曲庙堂之令....”周昌很惊讶。
他居然觉得陛下说的好有道理,这个提议居然真的很不错。
刘长在大臣之中一一扫过,周昌在忙着驰道,张苍要负责奏表,张不疑要负责隶臣之事,陈平病重,召平要负责今年的农桑,刘敬要杀..要帮助豪族,冯敬要协助张不疑,好兄弟要负责战马的事情,王陵年迈走不动路,张良整日称病,张孟倒是闲着,可自己讨厌他,王恬...王恬启人呢哦,对了,在狱内反省呢。
陆贾还在回来的路上,舍人们又聚拢在各地,群贤们也各自忙碌着。
刘长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朝臣有些不够用了呀。
他要设立的这个机构,可不只是简单的负责宣传庙堂新政啊,刘长还有很多的想法,这需要一个很有能力,不惧怕朝臣,最好是能跟张不疑,张释之,晁错这样的法家猛人来担任,可这三人都有要事啊。
当刘长闷闷不乐的回到厚德殿的时候,殿内空荡荡的,曹姝她们都不在,不知在哪里忙碌。
在跟着四哥饮酒的时候,刘长忽然问道“四哥啊,你的太子多大了”“你想做什么”
我这实在缺人...要不你就...”“那南国的事情,你准备让谁来操办呢”
“唉....张不疑这样的忠臣何其少啊。”刘长摇着头,刘恒皱了皱眉头,说道∶“若是你觉得身边缺乏人才,我倒是可以举荐一个人,我跟这个人交谈的时候,发现此人有魄力,有才能,见识非凡,身材高大,模样俊美,有力气,文武双全,虽年轻,可磨砺一番,有治国安邦之才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