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3章 要不你来  逆袭198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董事会扩大会议上,王林分析了信息产业在当今、未来社会的重要性。懠
    
    国内的信息产业只能说刚刚萌芽,但国外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
    
    众所周知,90年代,全球只有一个霸权国,那就是米国,而米国这几十年的强大,离不开信息产业的革命。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米国积极推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步,实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因特网—II」、「下一代互联网」计划等大型战略计划,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引领了二战以来最长的经济繁荣。
    
    直到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人们对信息技术革命的热潮有所降温,但信息技术创新仍沿着其内在规律不断演进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曲折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对米国经济社会结构、生产体系组织带来深刻影响。
    
    就算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泡沫危机,米国也没有放弃信息产业的革命。
    
    相反,互联网泡沫危机的发生,对信息产业的从事者进行了一轮大洗牌,更有良性的促进了这个产业的变革。懠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米国产业深度变革。
    
    在全球互联网经济中,无论从技术开发、商业创新和收益比重上看,米国无疑都位居领先地位。
    
    二十年后,米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6.8%,总量达到11万亿美元,远超其他主要经济发达地区。
    
    王林之前也有想过进入这个行业,但缺少一个契机。
    
    就像当初他创业,也是因为偶然的机会,倒腾起了国库券一样。
    
    人做一件事,总会有一个契机,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动力!
    
    王林虽然知道信息产业好做,将来肯定赚钱,但他不懂这个行业,隔行如隔山,他熟悉的是纺织产业,在这个行业里,他可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他不敢随便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哪怕他现在很有钱。懠
    
    其实王林也并非完全不在乎信息产业。
    
    在纽约,他遇到将来互联网创业的大佬时,还是毫不犹豫的投了资。
    
    他的行为,给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火种。
    
    韩清宁的出现,给王林带来了机会。
    
    一来韩清宁懂技术,二来她有背景。
    
    有技术没有背景的人难以成功。
    
    有背景不懂技术的人也不一定能成功。懠
    
    两者兼备,再来创业,结局也很难预料。
    
    如果再加上王林的预见呢?
    
    再加上王林的投资和指导呢?
    
    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尽,这样的创业,应该有很大机率可以成功!
    
    这正是王林和韩清宁一拍即合的原因。
    
    在董事会上,王林主要分析了米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王林铿锵有力的讲话声,在会议室里回响:懠
    
    「百年前,我们完美的错过了工业革命,这种错过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必我多言,在座的各位都能从历史书上看到。一言以蔽之: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正是信息产业革命的非常时期,我们起步晚了一些,但还好赶上了趟!我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信息产业最多的自主产权,将来谁就可以制霸世界!你想掐谁的脖子,你就可以掐住他的脖子,你想制裁哪国的公司你就可以制裁!」
    
    「当然了,我们是商人,在商言商,我们不需要去掐谁的脖子,也不会去制裁哪家公司,但我们不能被人掐脖子,不能被别人给制裁了!所以,我们只能奋起直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