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五月上,眠牛山这一带渐渐进入雨季。
之前每天睁开眼,都能享受到明烈的日光,从早到晚,日头下山也晚,很多时候骆家在院子里摆开小桌子吃夜饭的时候,村前村后田地里,到处都是劳作的村民。
大家伙儿都嫌天太热,一天要被汗打湿好几身衣裳,希望快点来阵风,最好下些雨,给庄稼浇灌浇灌,也冲刷冲刷大家伙儿连日来的疲惫。
于是,在端午节后的几天后,农历的五月初十这天早上,日头没有准时从东面升起,转而刮起了风。
风不大,风中夹杂着牛毛般的细雨丝儿。
“哎呀妈呀,真是太舒服啦,这风吹在身上凉悠悠的,这雨打在身上青丝丝的,舒服死我啦!”
刘氏早上起床把米添了水放到锅里熬着,灶底塞了一把硬柴,挎着篮子美其名曰去菜园子里转一下,摘两根黄瓜。
结果菜园子没去转,脚下就转到村口三房来了。
“三嫂,今个下雨,你打算给牛牛和峻儿整啥好吃的啊?”
此时,牛牛和峻儿都还没醒,何莲儿挎着衣裳去了村口的池塘浆洗,杨华忠去了田地里转悠,院子里就孙氏在喂鸡。
孙氏抬起头看了眼刘氏,有点哭笑不得,“四弟妹,你可真是三句话离不开吃啊。”
我家牛牛和峻儿,两个小孩子都还没提呢,你这一个四奶奶就想到了。
刘氏嘿嘿笑着,理直气壮的说“民以食为天嘛,咱做人,忙里忙外,年初忙到年末,刮风下雨的,图个啥?不就是图咱鼻孔底下这三寸小窟窿嘛!”
刘氏指了下自己的嘴巴,朝孙氏演示。
实话讲,刘氏的嘴巴有点大,比正常人的嘴巴要大一些,上嘴唇和下嘴唇都偏厚,且还往外翻。
用杨若晴那时候给她取的绰号,这是《功夫》里阿珍的嘴巴。
若是涂上口红,那就更是像了,但凡长了这种嘴巴的女人,都很好吃懒做的,而且还大嘴巴喜欢说闲话。
典型的小家子气的妇女,不过,你要说她如何坏,那也谈不上。
总之,就是从嘴巴的形状推断出一点性格来,可能准,可能不准,仅供参考。
“四弟妹你说的在理,咱忙来忙去确实是为了一口吃食。”孙氏道,她手里继续喂着面前这些抢食的鸡鸭,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起今个给两个孙子做啥好吃的了。
两个孙子难得回来一趟,何莲儿说了,过到月底小安有三天假,到时候小安回来把他们母子接回庆安郡去。
至于峻儿,虽然还没定下啥时候被小花他们接回长淮州,但孩子是不可能在村子里待太久的。
待太久了,估计小花离不得,孩子也不能太久见不着娘。
何况峻儿这趟回来主要目的是断乃,在乃水和饭菜之间,要进行一个很好的过渡和衔接,不能让孩子陡然断掉乃水,又不爱吃饭菜,到时候孩子会暴瘦,对孩子的身体不好,也容易风一吹就生病,调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到日后的身体根基。
“三嫂,你要是没有更好的想法,我可以帮你出出主意啊,保证两个小孩子喜欢吃,尤其是峻儿。”刘氏的声音再次闯入孙氏的耳朵。
“哦?四弟妹你说说看。”
“炸虾球,韭菜炒田螺,还有卤猪尾巴,猪尾巴!”
孙氏额头落下几道黑线,一时无语。
这时杨若晴的声音从她们二人身后传来,带着几许调侃“四婶,你自个想吃就直说,干嘛拿我家两个小孩子做挡箭牌?”
刘氏转过身,看到来人是杨若晴,且心思直接被杨若晴说破,她的老脸微微红了几分,舔了舔有点干巴的厚嘴唇,“啥呀?这些吃食甭管大人小孩都喜欢着呐!炸虾球,上回我家几个外孙回来,刚端上桌就被抢光啦!”
“好吧,炸虾球我不否认,那韭菜炒田螺是小孩子能吃的吗?还有卤猪尾巴,必须得大料走起,你觉得是一个断乃期的婴幼儿的肠胃能扛得住的?”
杨若晴一番反问,直接把刘氏给问哑巴了,她只能心虚的笑着,呐呐说“要是不放辣的和生姜蒜,小孩子应该也能嗦个味儿吧……”
对于刘氏这挣扎般的解释,杨若晴直接丢给她一个白眼。
“行啦行啦,你赶紧去菜园子摘你的菜去好啦,我家两个孩子今天的吃食不劳烦你费心,因为我们要去走亲戚!”
“啥?走亲戚啊?”
“晴儿,去哪走啊?”
刘氏和孙氏都异口同声问。
刘氏是羡慕,孙氏则是讶异,因为孙氏自己都不清楚今天要去走亲戚。
杨若晴对孙氏说“娘你忘了吗?前几日端午节当天小朵他们过来就约好了,说等到下雨,就让咱把几个孩子带去草场玩一天。”
“带去草场玩啊?这下着雨去不方便吧?草场都不能出来跑,那么多人都拘在几间小屋子里……”孙氏有些迟疑。
杨若晴却道“我那天也是这么跟朵儿说的,结果朵儿说不拘,他们又修盖了两间屋子,两间屋子中间还打通了,说是灵灵和娇娇一天天大了,该有更大的屋子住,所以咱过去了,完全可以把几个孩子打发去那间很大的新屋子里玩耍。”
“更主要的是,小朵得知牛牛和峻儿回来,她那颗喜欢琢磨美食的心啊,就蠢蠢欲动,咱就给她这个机会吧,毕竟她也是牛牛和峻儿的小姑,给她一个表现的机会好了!”
孙氏还是有点迟疑,但距离答应也就差一个点头的事了。
一旁的刘氏已经抢先替孙氏点了头。
“这安排简直太好了,下雨天嘛,就该出去走亲戚,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