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整体战略。”
耶律延禧沉思片刻,缓缓道:“陛下英明。岳将军虽乃国之栋梁,但毕竟昏迷多年,身体状况尚不明朗。若贸然出征,恐难胜任。”
赵明点头:“朕亦有此顾虑。但朝中已有不少人主张让他统领西北军务,甚至有人提议由他亲征吐蕃。”
耶律延禧微微一笑:“陛下不妨先召见岳将军,观察其状态。若他确有能力统军作战,再做定夺也不迟。”
赵明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那就依你之言。”
翌日,赵明召见岳飞。
御书房内,岳飞身着戎装,精神矍铄,虽面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
“臣岳飞,拜见陛下。”他恭敬行礼。
赵明上下打量他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爱卿终于醒来,实乃国家之幸。”
岳飞抬头,语气坚定:“臣蒙陛下厚恩,得以康复,愿为陛下效死疆场。”
赵明欣慰一笑:“好!朕正需你这样忠勇之将。”
他转向耶律延禧:“燕王,你以为如何?”
耶律延禧抱拳道:“岳将军忠义无双,若能恢复战力,必能震慑四方。但臣仍有一言,望陛下慎重。”
赵明示意他说下去。
耶律延禧缓缓道:“吐蕃、西夏皆虎视眈眈,若此时让岳将军出征,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不如先让他担任副帅,协助王德稳定松州局势,待时机成熟,再委以重任。”
赵明沉思良久,终是点头:“也好,那就让岳飞暂任副帅,随燕王一同返回松州。”
岳飞抱拳领命:“臣遵旨!”
翌日,耶律延禧、岳飞等人整备妥当,准备启程返回松州。
临行前,赵明亲自送至宫门外,叮嘱道:“二位爱卿,边疆战事关乎社稷安危,务必要谨慎行事。”
耶律延禧拱手应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岳飞亦郑重道:“臣誓死捍卫疆土!”
二人翻身上马,率领大军,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风雪漫天,山河寂寥,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数日后,耶律延禧一行重返松州城外,远处城墙巍峨,烽火台隐约可见炊烟袅袅,显然军民安然无恙。
“王德果然未曾懈怠。”耶律延禧勒马远眺,心中稍感宽慰。
高烈上前请示:“燕王,是否即刻入城?”
耶律延禧点头:“入城,召集诸将,明日晨时议事厅集合。”
一行人鱼贯入城,街道两旁百姓或倚窗观望,或低头忙碌,生活秩序井然,街巷间偶有孩童嬉闹,仿佛战事从未发生。
城中心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王德已率诸将等候多时。
耶律延禧步入厅中,众人齐齐躬身行礼:“末将参见燕王!”
耶律延禧抬手示意众人免礼,目光落在王德脸上:“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王德拱手道:“末将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耶律延禧点头,随即转身介绍身旁之人:“这位便是岳飞将军,陛下特命其为副帅,协助我等共守松州。”
诸将闻言,纷纷投以敬仰目光。岳飞虽久病未出,但威名犹存,众人皆知他是大宋最负盛名的猛将之一。
岳飞上前一步,抱拳环视众人:“诸位将军,岳某初来乍到,若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王德率先抱拳:“将军威名远播,今日得见,实属荣幸!”
其余诸将也纷纷行礼,气氛一时融洽。
耶律延禧见状,心中暗自欣慰。他知道,岳飞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战力,更带来了士气与信心。
翌日清晨,议事厅内再次聚满将领。
耶律延禧端坐主位,声音沉稳有力:“吐蕃主力虽受挫,但仍未撤退迹象。巴桑此人野心勃勃,必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对峙的准备。”
王德抱拳道:“末将已命人加固城防,并在各处要点布置重兵把守,以防敌人偷袭。”
耶律延禧点头:“很好。但光靠防守并非长久之计。我们还需掌握主动权。”
他转头看向岳飞:“将军意下如何?”
岳飞略一沉思,开口道:“末将以为,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我军可派出小股精锐,趁夜奇袭敌军粮草囤积之地,扰乱其后勤供应,使其陷入困境。”
耶律延禧眼中闪过一抹赞许:“此计甚妙。只是敌军必然戒备森严,若无绝对把握,不可轻易行动。”
岳飞抱拳:“末将愿亲自带队执行此任务,请燕王准允。”
众人闻言,皆露出惊讶之色。
耶律延禧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既然将军愿亲身涉险,那我便准你出战。但切记,务必谨慎行事,确保安全。”
岳飞抱拳领命:“末将明白。”
会议结束后,耶律延禧单独留下岳飞,语重心长道:“将军虽英勇无畏,但终究刚复原,万不可逞强。此次任务,我会安排精锐护卫随行,确保万无一失。”
岳飞微微一笑:“燕王厚爱,末将铭记于心。但战场之上,生死由命,若能为国尽忠,纵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耶律延禧看着眼前这位铁血将军,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意。
数日后,夜幕低垂,寒风呼啸,岳飞带领三百精锐,悄然潜行至吐蕃军营外围。
经过仔细侦察,他们锁定了一处位于山谷深处的粮草营地,周围仅有少量守卫,且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