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是!”王德立刻领命而去。
夜色渐深,松州城内灯火通明,巡逻队步履铿锵,气氛肃然。耶律延禧独自立于城楼之上,遥望北方苍茫群山,思绪万千。
“女真、西夏、吐蕃……四方皆敌。”他喃喃自语,“陛下将如此重任托付于我,岂能有负?”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马而来,神色慌张。
“燕王!”斥候翻身下马,跪地禀报,“兰州急报!西夏大军三日前已秘密南下,前锋已抵兰州西北五十里之遥!人数不下八万!”
耶律延禧神色一凛:“终于来了吗?”
他当即下令:“传王德,召集诸将,紧急议事!”
不久后,松州议事厅内,诸将齐聚,气氛凝重。
“西夏大军压境,意图不明。”耶律延禧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坚定,“今夜便需决断,如何应对。”
王德率先抱拳:“燕王,兰州守军仅五千,若正面硬拼,恐难支撑太久。”
另一名副将也道:“不如暂避锋芒,退守后方要隘,待援军到来再战。”
耶律延禧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可知西夏为何此时出兵?”
众人一怔,面面相觑。
耶律延禧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兰州西北方向:“西夏若真欲攻我边关,怎会只派八万前锋?以西夏之兵强马壮,至少十五万大军方可成事。如今只出动八万,显然是虚张声势。”
他顿了顿,继续道:“更何况,西夏若真欲夹击我军,怎会提前暴露行踪?分明是在试探我军反应。”
众人恍然大悟,王德皱眉道:“那西夏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耶律延禧冷笑一声:“无非是想借机勒索我朝,换取利益罢了。若我军仓促应战,反倒正中其下怀。”
他转身看向王德:“传令全军,不得主动出击,亦不许撤退。所有斥候继续监视敌军动向,随时回报。”
王德拱手应命:“是!”
耶律延禧又道:“另派使者前往西夏,携朕书信一封,阐明我朝愿与西夏修好之意,同时暗示若西夏执意挑衅,兰州军必倾力反击。”
王德迟疑道:“若西夏不买账,反而趁势进攻,该如何应对?”
耶律延禧淡然一笑:“若西夏真敢动手,那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兰州军的厉害。”
翌日清晨,使者出发,带着赵明的亲笔书信,直奔西夏大营。
数日后,使者归来,带回李元昊的回信。信中言辞委婉,表示西夏无意与吐蕃勾结,更无侵犯宋境之意,并愿与兰州军保持友好关系。
耶律延禧阅罢,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果然是虚张声势。”
他随即召见王德:“西夏已退让一步,看来短期内不会轻举妄动。但我军仍不可懈怠,继续加强防御,以防万一。”
王德点头:“是!”
与此同时,西夏大营内,主帅李元昊与吐蕃密使正在密谈。
“巴桑那边怎么说?”李元昊问道。
密使低声答道:“巴桑已答应与西夏联手,共击兰州军。但他说,时机尚不成熟,需再观望一阵。”
李元昊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也好,耶律延禧果然非同凡响,若贸然出手,恐怕难以得逞。”
他望向远方,眼神深邃:“我们还需耐心等待,等兰州军露出破绽之时,便是我们出手之机。”
……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是春寒料峭。西夏方面虽仍有小动作,但未再大规模调动兵马,局势趋于平稳。
耶律延禧接到京城急报,赵明再次召其返京。
他留下王德坐镇松州,自己则轻装简从,日夜兼程赶往京城。
数日后,抵达皇宫,直入御书房。
赵明已在等候,神色凝重。
“燕王辛苦。”赵明抬眼看向他,“此番西夏之事,你处理得当,朕甚欣慰。”
耶律延禧拱手道:“臣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赵明微微一笑,随即收敛笑意,沉声道:“如今四方局势稍稳,但朕仍忧心忡忡。女真、西夏、吐蕃皆虎视眈眈,若有一处生变,恐牵一发而动全身。”
耶律延禧点头:“陛下英明。臣愿为陛下效劳。”
赵明满意颔首,随即唤来太监:“传韩世忠、岳飞、张俊、李延年等人进宫议事。”
不多时,众人齐聚御书房。
赵明环视众人,缓缓开口:“四方未定,国事维艰。朕希望诸位齐心协力,共抗外敌。”
韩世忠率先抱拳:“末将愿为陛下镇守西南,誓死不退!”
张俊、李延年亦纷纷表态。
赵明目光转向岳飞,见他依旧昏迷未醒,神情复杂。
“岳将军……”赵明叹息一声,“不知他何时才能醒来。”
韩世忠沉声道:“陛下放心,岳将军吉人自有天相,终有一日会醒来。”
赵明点头,随即正色道:“既然如此,诸位各司其职,务必要稳住四方局势。”
会议持续良久,最终达成一致:辽东由耶律延禧坐镇,西南由韩世忠统帅,吐蕃方面由使者继续联络巩固联盟,西夏战事则需谨慎应对。
待众人散去,赵明独留耶律延禧于殿中。
“燕王。”赵明缓缓开口,“朕有一事,还需你亲自出手。”
耶律延禧抱拳:“请陛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