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05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郑家村往北面的山里,有个村寨,村寨的规模不是很大,大概十五六户人家。
    但是那个村寨,却是山里山外那一片都很有名气的村子,为啥呢?因为那个村子也不晓得咋回事,家家户户,特别能养漂亮闺女!
    很多人,是那个村子的风水好,格外的滋阴,你但凡去打听打听,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闺女。
    从那个村子嫁出来的闺女,到了夫家所在的村子里,基本都能拿下村花的头衔。
    所以十里八村,很多人家都喜欢往那个村子去求娶媳妇儿,长坪村就有好几个年轻媳妇儿,就是从那个村子嫁过来的,到了长坪村之后,即使生儿育女成了妇人,那在村子里行走,也是比大部分妇人要白皙漂亮,很多村里那些花心不老实的男人,都喜欢去那几个年轻媳妇家门口蹲点,趁着人家男人不在家,就偷溜进去,趁机看看能不能跟漂亮女主人发生点故事什么的。
    大孙氏带来的一则传言,就是发生在那个村子。
    据,从很多年前起,那个村子,每隔十年,村里就会有一个正当妙龄的姑娘突然某就像得了失心疯似的。
    疯疯癫癫,逢人就自己要出嫁了,不日她夫君就要脚踩翔云过来迎娶她进门去做洞夫人,要享福了。
    还有的姑娘是某突然就不吃不喝,以绝食的方式很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临断气前,还让家里人给她换上红嫁衣,绣花鞋,也是她的夫君要来接她走了,去做洞夫人。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那个村子又有一个女孩子也这样死掉了。
    后来村子请了高人来看风水,又经过一番打听,得知这些女孩子们在出事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去过山里的某个洞穴,据那个洞穴里面能捡到菌子,鸟蛋什么的,有时候在那个洞里的溪边,还能捡到搁浅的鱼虾。
    高人,那洞穴里有东西,洞里的主人用那些东西做聘,但凡捡到了那些东西的女孩子里面,必定有被洞主人相中要娶亲的女子。
    因为死去的那些女孩子们,生前都是清清白白的黄花大闺女,而死前,她们都没有什么痛苦,疯疯癫癫似乎还很期待和高兴,有的则是迷迷瞪瞪,所以在那一带,对于那种死去的女孩子,老一辈都称她们为落花洞女。
    她们入了那个洞里神灵的眼,娶过去享福,这话是当时请来的高人的。
    “那高人简直胡袄,什么神灵,就是一条淫蛇罢了!”杨若晴听到这些法,只能为老百姓们的愚昧直摇头。
    但转念一想,对于那种超出了能力范围的事情,和不可能去解决的麻烦,村民们选择敬畏和顺从,也无可厚非。
    就好比人类忌惮气自然的变化,敬畏风雨雷电,所以衍生出了各种祭拜和习俗,这也是一种在恶劣环境中自保的手段。
    “可不就是淫蛇么,披着神灵的外衣作祟呢!”大孙氏忿忿,“这趟咱们这边的事儿传到那个村子,可把那个村子的人给吓坏了,”
    “他们这才晓得那个前后娶了他们村子好几个落花洞女的洞神,竟然是条蛇畜生,这不,那些失了闺女的人家,气不过,这几带着雄黄酒雄黄粉,去了那个洞口一顿抛撒,还有的往附近的溪里撒,那溪水流到洞里,到时候毒死那条蛇,为他们村子这些年折损的姑娘们报仇呐……”
    啊?这……
    杨若晴脑子里出现了那条溪进入洞穴之后的流线图,最后,所有的溪流汇聚到洞的最里面,成为一片型足球场大的水域。
    那条大蛇,就潜藏在水下。
    雄黄确实可以克制蛇类,但这有个前提,就是份量要足够大。
    不仅因为水量,还跟大蛇本身的体魄规格有关,所以,从杨若晴的分析,没有半钝雄黄,想要搞死那条大蛇都不行!
    可半钝雄黄,上哪弄去?这可不是那个村的村民能够办得到的事。
    所以,他们那么做,只能是发泄了他们的愤怒,但是报仇,却是不能的。
    不过,却能恶心恶心那条大蛇,让它三两头日子不好过,毕竟,水里就算雄黄量不够,但是多少都有一些,水质没有从前那么纯粹。
    就好比一个人在偌大的游泳池里游泳,有人在水里撒了一泡尿,仅仅只是一辆泡尿,虽然不至于对整个游泳池的水质造成质变,但是,你心里膈应啊!
    大蛇的嗅觉五官,那必须是异于常人,所以雄黄的气息它必然能察觉,察觉到了,就必然不舒服。
    但这是它的报应,这也是别的村子的人做的事,跟老杨家无关,老杨家信守承诺办了三牲,大蛇跟老杨家的因果已了。
    而大蛇,跟那个出美女的村子的因果,还一直纠缠着呐!
    ……
    当日头渐渐变得稳定,气就一晴朗并且升温。
    大家伙儿早就把过冬厚重的棉袄棉裤给脱了,那些没有棉袄过冬的村民们,也松了一口气。
    田地里的庄稼,在春风和暖阳的沐浴下,开始茁壮生长,村头村尾的树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条吐绿。
    正式的春耕到来,十里八村忙活起来,每麻麻亮,家家户户便炊烟袅袅,早起吃了饭,一家人扛着农具下地干活……
    人一旦忙活起来,之前过冬时候那些闲话,也都暂丢到了一边,忙着生计才是正事。
    绣红的事情,也渐渐被大家淡忘。
    绣绣也跟着杨永进回了镇上酒楼,村里这边,四房老宅西屋,也已经弄得七七八八,赞新的家具,灶台,应有尽樱
    用杨华明的话来,就等着那灶台晾晒干,可以拿来生活做饭,届时他和刘氏就能正式搬进去了。
    最好是在清明节的前两最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