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位戴着眼镜的专家忍不住说道“这智能电子战系统简直太强大了!从监测到干扰,一气呵成,而且还具备智能决策功能,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
“是啊,”另一位专家附和道“有了这样的系统,我们在电磁对抗领域就能占据主导地位,让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变成‘睁眼瞎’。”
海军军官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一位少校感慨道“在复杂的海战环境中,电磁优势往往能决定胜负。
这套系统无疑给我们的舰艇加上了一层坚固的超级‘电磁护盾’。”
这时,站在周老身边的海军领导转头看向吴浩,目光中带着信任与期待,说道“小吴啊,这可是你们研发出来的先进系统,想必你最清楚。你就别等大家提问了,快来给我们大家详细讲讲吧。”
吴浩微微点头,走到众人身前,目光扫过周围先进的设备,开始娓娓道来“各位,传统的电子战系统,在功能上主要依赖人工判断与操作。
当监测到敌方电磁信号时,操作人员需凭借经验去识别信号类型、判断威胁程度,再手动选择干扰手段,这个过程往往耗费大量时间,且准确性高度依赖人员素质。
一旦战场电磁环境复杂,信号交织,传统系统便极易出现误判、漏判,干扰效果也大打折扣。”
他抬手示意众人看向那些闪烁的屏幕,继续说道“而我们这套智能电子战系统,从根源上改变了这一模式。
就拿信号监测来说,传统系统监测频段有限,且切换速度慢,很容易遗漏关键信号。
但咱们的系统,覆盖极低频到毫米波全频段,而且采用了先进的阵列天线技术与高速信号处理芯片,能够以微秒级的速度切换监测频段,真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实时监测。
这意味着,敌方任何电磁信号的异动,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捕捉。”
“在信号分析识别方面,传统系统依靠预设的简单算法,面对新型、复杂的电磁信号,常常束手无策。
我们则引入了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对海量历史电磁信号数据的学习,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出哪怕是从未见过的新型雷达、通信信号特征。
例如,之前在一次模拟对抗中,敌方使用了一种新研制的超低截获概率雷达,传统电子战系统毫无察觉,而我们的智能电子战系统却能迅速识别其信号模式,并准确解析出工作参数,为后续干扰提供了有力支持。”
说到这,吴浩扫视众人一圈,然后继续讲道“再讲讲干扰环节。传统电子战系统的干扰策略较为固定,无法根据战场实时变化灵活调整。
而我们的智能电子战系统,借助实时战场电磁态势感知与智能决策模块,能够依据敌方信号特征、威胁等级、我方作战目标等多因素,自动生成最优干扰策略。
比如,当同时面对敌方多部雷达和通信系统时,系统会智能分配干扰资源,对高威胁雷达实施强力有源干扰,对通信系统则采用灵巧的欺骗干扰,在有效干扰敌方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省我方的能量资源。
这种智能化的应用,让电子战从过去依赖人工经验的‘粗放式’作战,转变为精准、高效的‘智能化’对抗,极大地提升了海军舰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斗力,让我们在未来海战的电磁战场上,始终掌握主动权。”
众人听完吴浩的讲述,现场先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位资深电子战专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率先开口“吴总,这简直是电子战领域的一次飞跃!从监测到干扰,每个环节的创新都直击传统系统的痛点。
阵列天线技术与高速芯片的应用,还有那深度学习算法,将我们对电磁信号的掌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相信未来战场上,这套系统必定让敌方的电子设备无所遁形。”
海军军官们交头接耳,难掩兴奋之情。一位上校满脸赞叹地对身旁的同僚说道“有了这样的智能电子战系统,咱们舰艇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都将大幅提升。
在复杂的海战电磁环境里,能先敌一步发现、识别并干扰敌方信号,这优势太明显了,简直是如虎添翼。”
“没错,”一位负责战术规划的军官接过话茬,“以前制定作战计划,电子战部分总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就怕电磁对抗环节掉链子。
现在有了这套系统,它的智能决策功能能够根据战场实时态势自动调整干扰策略,这让我们的作战计划制定更加科学、灵活,也更具可行性。”
就在众人纷纷评价的时候,这个时候一位专家却提出来了一个令众人感兴趣的问题。
“吴总,我怎么感觉你们这个智能电子战系统和智能声呐系统好像没太大区别啊,无非是一个处理声呐信号,一个处理电信号数据信息。”
这个专家的问题落下,得到了现场一部分专家的认同,确实,这两套系统有诸多像是之处。于是众人都看向了吴浩,想看他怎么回答。
吴浩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地回应道“呵呵,确实,乍看智能声呐系统与智能电子战系统确实都涉及信号处理,容易让人产生相似的错觉。
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而且智能电子战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超智能声呐系统。”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下思路,继续说道“智能声呐系统主要聚焦于水下环境,通过声波来探测目标,它的工作频段相对固定,主要围绕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展开,信号类型也较为单一,基本就是水下物体反射或辐射的声波信号。
而智能电子战系统则完全不同,它面临的是整个电磁频谱空间,从极低频到毫米波,频段跨度极大。
在这个广阔的频谱范围内,充斥着各种各样来源复杂的电磁信号,包括敌方雷达、通信、导航等多种电子设备发出的信号,每种信号又有不同的调制方式、编码规则和功率强度。”
吴浩走到一块屏幕前,指着上面跳动的电磁信号图,然后继续解释道“智能电子战系统不仅要捕捉这些信号,更要在极短时间内,从海量的、复杂交织的电磁信号中,准确识别出哪些是有威胁的,哪些是无害的,这需要极为复杂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相比之下,智能声呐系统的信号识别难度要低很多。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