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02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尽管儿时的感情很美好,但人终究要长大,即使如姜澜这小丫头,她也有她这一生要完成的使命。
    都珍惜当下吧!
    当天夜里,当夜饭摆上桌的时候,不仅有板栗烧鸡,还有一碟板栗馅儿的酥皮月饼。
    “还有一盘月饼放到地窖里去,用冰镇着降温了,等回头大家吃冰皮月饼。”杨若晴说。
    骆铁匠看着家里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对杨华忠发出邀请:“等回头咱俩再去一趟山里,再打两筐板栗下来!”
    杨华忠笑呵呵点头,那是半点不乐意的意思都没有,甚至,他还特地往门口望了一眼。
    看这意思,若不是此刻暮色已经落下,他都恨不得现在就放下碗筷,拿起柴刀和箩筐,喊上骆铁匠一块儿去山里打板栗。
    ……
    隔天一大早,骆铁匠和杨华忠兵分两路。
    骆铁匠带上了板栗做成的礼包,比如:糖炒板栗,酥皮板栗馅儿的月饼,冰皮板栗馅儿的月饼等前往了周家村。
    在经过镇上的时候,骆铁匠特地停留了下,进了一个糕点铺子里去给两个外甥侄孙买了几斤其他的糕点。
    经过布庄前面,骆铁匠又进去,给他胞妹骆大娥扯了两块布料带上,好让妹妹能够为她自己做上一套衣裳。
    完事了从瓦市门口经过,骆铁匠又进去割了三四斤五花肉,买了一条五六斤重的胖头鱼。
    因为他出发的时辰早,瓦市门口好多卖包子油条的,骆铁匠又专门去给妹妹买了一捆油条,几个包子。
    瓦市里面飘来烤鸭的香味儿,骆铁匠很想去给妹妹家带上一只烤鸭,好让妹妹一家也尝尝他们家养出来的鸭子,做成烤鸭后是啥样的滋味。
    但最后他想了又想,还是打住了。
    因为那烤鸭铺子是杨华梅和徐元明开的,自己去买烤鸭,到时候人家客气死活不收鸭子钱,也不好意思。
    这就是骆铁匠通常不喜欢去熟人的铺子里买卖东西的主要原因。
    人家跟你客气,不好意思收你的钱,又或者给你打半折,那是人家的心意。
    但是作为骆铁匠来讲,他的性格本就不是一个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曾经一穷二白吃不饱饭的时候,他带着骆风棠都从不去打别人家的秋风。
    如今家里条件这么好,他就更不可能去沾别人的便宜,而他又只带了一份板栗给骆大娥家,并没有带给杨华梅家……
    算了算了,下回再说吧,就买这么多东西也行。
    就这样,骆铁匠赶着骡车,带着礼物,继续出发前往周家村的妹妹家探亲。
    与此同时,杨华忠那边也带着孙氏准备好的板栗之类的吃食,前往了草场,给朵儿和几个外孙女送过去。
    除了板栗这些,孙氏又另外准备了一只干净的篮子,篮子里装了她自己种的菜,都是一大早从菜园里摘回来的。
    香葱都把根须的泥巴给洗掉了,弄得干干净净的捆扎好,再让杨华忠捎带给朵儿她们。
    这可是一份孙氏和杨华忠对小朵的,满满当当的爱。
    当然了,点心盒子里,少不了杨若晴这个姐姐对妹妹的疼爱,各种板栗做成的零嘴小吃,都是杨若晴亲手做的呢。
    另一边,四房的老宅子里,杨华明早上去道观做事前,也在屋里窸窸窣窣找东西。
    刘氏还在床上抱着被子睡大觉,杨华明轻手轻脚,以免吵醒她。
    昨天他们从山里烧香回来后,就去了村口的新宅子那,昨夜是和康小子,刘金钏,铁蛋,还有亮亮一起吃的夜饭。
    因为昨天中元节嘛,所以一家人肯定是要在一起过的。而且昨天中元节,刘金钏还用五花肉炒米粉圆子吃,放了好多的香蒜啥的。
    康小子拿出从镇上带回来的烤鸭,还打了两斤烧酒,铁蛋不能喝酒,所以杨华明和康小子父子两昨夜喝了个七七八八,很晚才回老宅。
    但即使那样,杨华明和刘氏回来后并没有立刻洗澡上床睡觉,两人把分到手的板栗坐在屋子里剥啊剥的,剥了两三斤板栗肉出来,准备今个趁着氧化明个去道观,拐个弯儿,将板栗肉带去李家村给荷儿吃。
    荷儿还在坐月子呐,给她吃点好的,对大人,对孩子,都好。
    “你待会也不要久睡,起来把家里拾掇拾掇,回头明后天我就送你去李家村照顾荷儿了。”
    杨华明临走前,叮嘱床上好像醒了的刘氏。
    刘氏打了个呵欠,说:“咱这家里多好啊,没啥要拾掇的。”
    杨华明说:“我听他们说,看这样子过两日怕是要变天,你趁着这两天日头好,把咱屋里的被褥都晒晒,后几天下雨,咱就不慌了……”
    “哎呀行了行了,我有数哈,你这人真墨迹,麻溜儿的去道观吧啊……”刘氏非常不耐烦的嘟囔着,抬起一只脚做了一个挥赶的姿势,翻个身接着抱被子睡觉……
    杨华明摇摇头,越发对刘氏感到无语,看这懒婆娘的样子,杨华明就不敢指望她真的能听进他的劝,起来拾掇家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罢了罢了,没拾掇就没拾掇吧,凑合凑合也能睡。
    等啥时候自己得空白天在家里,再好好拾掇一番。
    就这样,杨华明出了门去了李家村。
    到了李家村,李家大哥和三弟已经下地干活去了,家里就留了李老二在。
    李老二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