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三章 正式公布与震动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和记黄埔集团100手买入,报价32.7港币!”
    “和记黄埔集团100手买入,报价32.8港币!”
    一时之间,香江大酒店集团和和记黄埔这两支股票,就成为全场最靓的仔。
    特别是大酒店集团,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股价就持续的上涨,都快要达到12港币了。
    其实不仅交易所内群情涌动,现在整个香江也同样震撼莫名。痖
    和记黄埔的公开举牌不仅是提交给了交易委员会,同时也在香江日报、信报、南华早报以及天天日报向全港发布了正式公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雷蕴荣旗下的这几家报纸对于这突然的天降大礼当然激动地接下来,将之前准备好的头版头条新闻给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把这个新闻放了上去,并且连忙让印刷厂加印。
    因此第二天一早,有习惯看这几分报纸的人都知道了和记黄埔要收购大酒店集团的消息。
    然后这个消息开始迅速的蔓延,雷蕴荣旗下的这几家报纸没多久就全部售罄,就算是加印了也照样不够卖,报社显然是低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
    在雷蕴荣这几家报纸因为不够卖而烦恼的时候,香江的其他同行却是眼红地快要滴血。
    这都不知道是他们这几家报纸第几次仗着有独家新闻吃尽红利了。
    如果说仅仅是一两次独家的新闻,这没什么,但是经常这样搞,这很容易把其他报社的读者被吸引过去,而且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雷蕴荣旗下的几家报纸的销量一直都在缓慢增长。痖
    但是没有办法,谁让他们背后站着一个香江首富呢?
    香江首富可不是白叫,他的任何一个决定可能都能够引起动荡,人家照顾自己的生意一点毛病都没有。
    所以虽然嫉妒恨,香江各家报社都不约而同地发布增刊,希望还能吃一点残羹剩饭。
    这也让和记黄埔收购大酒店集团的新闻立刻席卷全港,不仅华人,就连英人通过南华早报也知晓了这个消息。
    南华早报在默多克放手之后,庞毅殿收购起来就没有怎么费力了,再加上南华早报的老板本身也有意向出售,所以不到半个月,九龙报业公司就将这家历史悠久的英文报纸收入囊中。
    现在这份报纸也开始发挥他的作用,雷蕴荣成为香江首富以及这次收购大酒店集团的新闻,通过南华早报不仅在香江蔓延,在东南亚也广为传播。
    东南亚作为香江企业的传统市场,让雷蕴荣的名声大一些反而有利于旗下公司开展业务,所以雷蕴荣也乐见其成。痖
    不提这件事情在南洋造成的影响,和记黄埔收购大酒店集团的新闻在香江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雷蕴荣可谓是最近几年风头最劲的人,真的是取得了其他人几十年都无法企及的成就,最近更是缺取代包船王成为香江新一任首富。
    但是大酒店集团背后的掌控者嘉道理家族也同样不是吃素的,作为香江最老牌的几个家族之一,当然有其底蕴所在。
    别看之前香江四大洋行好像风光无限,但是嘉道理家族过得同样非常的滋润,而且还不像他们那样出风头。
    现在香江的新任首富要和香江的老牌英资家族开战,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说一句全港瞩目也不为过。
    港府,港督办公室。
    这里可谓是香江的权力中心了,此时财政司司长夏鼎基拿着一份南华早报,皱着眉头对麦理浩说道:痖
    “督宪,这件事我们要插手吗?”
    雷蕴荣和嘉道理家族都是香江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两个人硬刚上了,已经足已让港督重点关注的程度了。
    麦理浩沉默了一会说道:
    “不用,商业的事情就让他们用商业的手段解决。”
    夏鼎基心里不由地撇了撇嘴,以前港府拉偏架的次数还少吗?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接着说道:
    “如果这次再让雷蕴荣成功了的话,那他就真的不可制了。”
    “那你觉得现在他就能够被压制吗?”痖
    夏鼎基听到麦理浩的反问也不由地语塞,好像似乎现在的雷蕴荣还真是拿他没有太多的办法了。
    “那我们就这样干看着吗?”
    “不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面对雷蕴荣,除非我们出大力下场,不然没什么效果,但是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公信力将会受到重大打击,这得不偿失。”
    “而且嘉道理家族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罗兰士·嘉道理那个老狐狸还健在呢!再说了,大酒店集团不是什么重要的公司,就算被雷蕴荣拿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他来说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罢了。”
    “有这个精力,还不如让雷蕴荣多在香江建几个工厂,提升一下我们的就业率,他在湾湾的投资太多了,看得我都有点眼红。”
    “我明白了督宪,不过吸引制造业落户我们和湾湾相比确实没什么优势,雷蕴荣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我怕他不会答应。”
    麦理浩也知道香江这个地方对制造业来说毫无吸引力,之前原有的工厂都在往外搬,更不要说雷蕴荣搞的那种大型工厂了,不然人家也不会一直在湾湾那边加码。痖
    但是这也没办法,香江就这么点地方,天然就不适合制造业,特别是制定新的土地经济政策之后,就更加对制造业不友好。
    不说其他,就是厂房地皮的价格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且现在越来越高的租金也让很多工厂主不断地往北跑。
    不过坚持以地产、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计划是不可能改变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