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64章
没错!
这名悍勇无敌,黑甲白袍的大将正是吕蒙!
而他身后的三万大军则是三万东吴水师!
之前一直藏在韩辉空间之中,迫于粮草辎重不够隐藏起来的杀手锏!
今日终于派上用场,大放异彩!
而对吕蒙。
韩辉无疑寄予众望。
重视程度更超过卫庄。
与霓凰、梅长苏、秦良玉并列。
因为吕蒙和梅长苏一样,是典型的那种习文武一身的全才。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他孝顺母亲,举国皆知,鲁肃、甘宁皆敬拜其母,因为他们都佩服吕蒙。他义结同僚,助徐顾等抚育孤儿,又宏量不计较与蔡遗、甘宁间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他于军务倥偬之际,仍勤於修学读书,并致诸实用,俾成一代名将之资。勇斩陈就,破黄祖、朱光;智擒郝普、关羽。
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相关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韩辉至今都深深牢记。
在韩辉眼中,他就有如东吴的匆匆过客,但其激进的思想,守护的信念,让他像流星一样,短暂,但却耀眼!
“这一世,在孤之麾下,必定与武韩一样响彻千古,万世流芳!”
韩辉微笑、自信的想着。
此时的吕蒙才三十上下。
还有很长的人生可以在。
虽然他和梅长苏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英年早逝。
吕蒙,韩辉如果没记错的话。
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
享年42岁就因病去世了。
让韩辉十分可惜。
不过现如今有国运在身。
加上武功高手众多。
肯定能够长寿。
所以韩辉眼下更关心,他的精彩表现!
吕蒙所率三万大军。
基本上都是步兵。
除了部分将领有骑马外。
绝大部分都是步战。
这倒是并不叫人奇怪。
因为水军又称舟师、船军,水兵又可称舟兵、船兵。
水军的出现很早。
不是三国时代才出现。
春秋后期,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相互争霸,舟师就应运而生。
吴楚两国为了争夺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当年一年就共进行了14次大规模的水战,最后以吴军攻下楚国首都郢而告终。
当时有名的战船叫余艎,是吴王的座驾楚人曾经夺了一只。
想要仿造,后来又被吴人夺回去了。
后来越人也曾送战船给楚。
楚人每次和吴交兵都是顺江而下,不容易掌控队形很容易被伏击。
而吴人逆江而上,占不到便宜逃跑却抓不住他们。
后来楚人装备了勾据,是一种近可以挡对方的战船,又可以勾住对方不让对方逃跑的工具。
史书上,除了韩赵两国没有记载有建制的海战力量。
战国七雄都有自己的水军。
秦军当然也不例外。
秦国水军虽然历史记载很少,但在一统天下的战争中,可以说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国水军现如今的战船称“舫々‖船”,一船载五十人与三个月的军需,顺水可日行三百里。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司马错伐楚,秦楚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水战。
司马错率巴蜀水军10万多人马、一万余太白船、600万斛米粮,沿涪水而下,攻占了黔中郡,从楚军手中夺得汉北、上庸之地。
※※※※※※※※
※※※※※※※※
其规模可见一斑。
王翦仔细观察。
这些士兵所用武器有长矛、大斧、弓箭、短剑等。
顿时恍然大悟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
“伊河!是顺着伊河而来的!”
王翦双眼瞪大,顿时惊诧无比。
伊河,是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流经嵩县、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河,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
全长 公里,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
伊河、洛河撑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
眼下这支三万大军既然能够从他们秦军身后出现。
必定是顺着伊河而下的水军!
“怎么可能,我们在伊河不也有众多水军和战船吗。”王翦不解的正是如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