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6章 964【身怀利器】  九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陆沉的动作实在太快,几个月的时间便收复大片失地,如今那些地区处于军管状态,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朝廷需要尽快建立各级官府体系。
    宁太后缓缓道“之前淮安郡王奏请江北各地先行恢复旧制,江北除去河洛地区,还有七州之地,确实需要选调大量官员。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姚卿可先拟定一份官员名单,交由中书二相审定,再呈递御前。”
    姚崇垂首道“臣遵旨。”
    宁太后看向御案上那十几份奏章,话锋一转道“近五日以来,计有十七位朝臣上折进言,所言皆为同一件事,便是奏请哀家和皇帝遵循高宗皇帝遗志,北上还于旧都。兹事体大,非哀家一人可定,诸位卿家不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这些重臣不仅知道此事,甚至连十七位官员姓甚名谁都一清二楚,近段时间也都在暗中斟酌。
    左相薛南亭奏道“启禀陛下,还于旧都乃是大齐子民共同的愿望,亦是高宗、哲宗皇帝的遗愿,臣觉得此事无可争议。”
    宁太后不动声色地问道“这般说来,薛相支持迁都”
    “臣支持迁都,不过……”
    薛南亭微微一顿,郑重地说道“陛下,臣觉得眼下并非合适的时机。”
    “详细说来。”
    “是。现今江北初定,局势较为复杂,若朝廷冒然北上,一旦出现波折,极有可能损伤元气。景廉人窃据河洛二十年之久,城内百万居民之中藏着多少细作不得而知,光是肃清这些潜在的威胁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薛南亭的话引来几位重臣的点头赞同,见此他愈发恳切地说道“陛下,方才许相之言发人深省。如今大齐八成以上的军权都握在淮安郡王手中,军中将士皆唯其马首是瞻,若不能改变这种情况,陛下和皇上岂能轻易离京北上”
    此言一出,站在最下首的翰林学士王安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薛南亭一句话便挑明朝廷迁都的最大阻碍。
    对于这些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重臣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委实不算生僻的故事。
    诚然,如今大齐的情况并非群雄并起之乱世,但是本质上都有同样的忧患,那就是主弱臣强大权旁落。
    如果直接迁都,天家和朝廷在江北几乎没有根基,光靠沈玉来统率的几万禁军,如何能够抗衡陆沉麾下的二十万虎贲
    暂时留在江南则不同,得益于李端十多年的勤政爱民,再加上李宗本和宁太后萧规曹随,至少江南民心在于朝廷,这是天家最大的倚仗。
    宁太后的视线快速扫过户部尚书高焕、翰林学士王安和军务大臣李景达,轻咳一声道“淮安郡王乃是忠心耿耿的国之柱石,薛相勿疑之。”
    “陛下,臣并非妄自揣测淮安郡王的忠心,臣亦知道今日这番话若是传到淮安郡王耳中,必然会引起他的不满。”
    薛南亭躬身一礼,正色道“然而事关天家安危皇权稳固,容不得半点轻忽,臣不敢不直言进谏。倘若真有不忍言之乱,陷陛下、皇上和社稷于危难之中,臣万死难辞其罪!”
    “臣附议!”
    礼部尚书孔映冬、吏部尚书姚崇、刑部尚书尹博、工部尚书朱衡、兵部尚书陈新才和御史大夫张苍相继表态。
    高焕等三人依旧沉默不语。
    宁太后看着无形之中分成两派的重臣们,心中暗暗一叹。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