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0章 998【荆棘暗伏】  九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翌日,清晨。

    秦正看着如今越来越成熟稳重的外甥,淡然道:“怎么这么早过来?”

    自从朝廷还于旧都、秦正重掌织经司,羊静玄便被他调回总衙,不再直接统领分司密探,而是做回他当年的职事——负责汇总和分析各处的情报,相较以前提升了权限,但是手底下没有可以直接动用的人手。

    羊静玄躬身道:“给舅舅请安。”

    两人是至亲血缘关系,私下相见自然不需以官职敬称。

    “免了。”

    秦正示意他坐下说话,然后问道:“何事?”

    羊静玄眼睛里满是血丝,显然是因为他昨晚一宿未眠,声音也有些沙哑:“舅舅,外甥这两天查看过相关卷宗,发现这场恩科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秦正平静地问道:“你是想说有人舞弊?”

    “或许是比舞弊更加严重的问题。”

    羊静玄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舅舅,外甥已经查了过去二十年朝廷历次科考会试的题目,发现这次恩科七篇经义文都能从过往找到相似的命题,而且都是江南大儒极为擅长和注重的领域。礼部尚书孔大人作为恩科总裁,理应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出题之时总得顾及江北士子,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反而刻意选用江南士子长期练习的命题范畴,其心可诛。”

    “既然你也知道这是诛心之论,又何必说这些话?”

    秦正眼帘微垂,继而道:“织经司做事也要讲证据,孔尚书按照过往惯例出题有何不可?只要他没有串联舞弊、没有直接泄露考题,仅凭你这种似是而非的猜测,就想对当朝礼部尚书动手?”

    羊静玄低着头,语气却愈发坚定:“外甥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孔尚书肯定勾连了部分考官,并且有泄露考题的嫌疑,舅舅只要派人去查便见分晓。”

    秦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问道:“就因为这次恩科高中的士子大多来自江南?”

    昨天傍晚贡院那边确定甲乙两榜,陆沉很快便知晓结果,织经司自然也能知道。

    羊静玄干脆直接地回道:“是。”

    秦正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缓缓问道:“你可知我为何要将你调回总衙?”

    羊静玄坦然地与他对视,答道:“因为在舅舅离开中枢的三年里,外甥身为织经司江北检校,只尊秦王之令。舅舅虽然身在家乡,却对织经司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在重掌织经司后,第一件事便是取消外甥的检校之权。”

    秦正又问道:“你可有怨气?”

    羊静玄摇头道:“没有。过去种种不必赘言,舅舅这样做必然有您的考量,外甥心中怎会有怨气?”

    秦正一贯木然的面庞上终于有了几分欣慰之色。

    但是下一刻羊静玄便直言道:“舅舅,孔尚书等人的意图不言自明,他们是想利用这场恩科将江南士林和望族紧密联在一起,以此达到对抗秦王、阻碍新政的目的。外甥认为此举虽然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却是以公器行私心之举,若是任由他们将科考大典视作朝争的手段,不仅会让江北士子对朝廷失望,更是对当前朝堂大局的严重损害。”

    “这件事暂且搁置不提。”

    秦正将茶盏放在旁边的案几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能明白我将你调回总衙的缘由,就不应该继续插手和秦王以及新政有关的事情。”

    羊静玄不解地看着他。

    秦正继续说道:“当然,你没有将织经司掌握的情报故意泄露给陆家秘卫,这一点令我感到很欣慰。”

    羊静玄按下心中的疑惑,诚恳地说道:“外甥从来不敢忘记舅舅的救命之恩和栽培之情,怎会背着您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

    听闻此言,秦正脸上浮现些许伤感。

    当年他和妹妹的感情极好,只可惜河洛失陷之后他囿于公务无法脱身,没有见到她的最后一面,幸运的是他在景军铁骑出现前救走她唯一的儿子,也就是站在面前的羊静玄。

    秦正轻叹一声,缓缓道:“羊家如今只剩下你一个人,舅舅不希望你继续卷入这场漩涡,所以才安排你做那些案牍之事。静玄,你知道如今朝中温和的氛围只是假象,这个时候你如果牵扯太深,尤其是跟秦王走得太近,这对你未必就是一桩好事。你这几年在外久经历练,再静下心打磨自己,将来必有所成。至于秦王那边,我是你的亲舅舅,是我让你远离这些纷扰,想来他不会见怪于你。”

    羊静玄心思通透,瞬间就察觉到秦正这番话里隐藏的玄机。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秦正,轻声道:“舅舅,您认为将来时局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秦正不答,郑重地说道:“静玄,希望你将我的话记在心里。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务必要照顾好自己,否则我就更加对不起你的娘亲。”

    羊静玄眼神一黯,垂首应道:“是,舅舅。”

    待其离去之后,秦正将半盏凉茶饮下,深邃的目光凝望着前方,脑海中浮现一段对话。

    一段发生在很多年前的对话。

    那是第一次北伐期间,齐军刚刚取得雷泽大捷的时候,永嘉城里忽然开始流传一条关于陆沉身世的谣言,污蔑他是杨光远的后人。

    当时李端在犹豫之后决定相信陆沉,最重要的是北伐不能停,但是身为一位历经坎坷方有所成的帝王,李端不可能完全相信陆沉,以至于没有任何后手。

    时至今日,秦正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对李端的回答:“臣明白,臣会暗中在陆沉身边安插人手,以备不时之需。”

    斯人已逝,言犹在耳,一晃便过去六年多的时间。

    秦正缓缓站起身来,迈步向外走去。

    “再等等,再看看。”

    他如是说着,语调轻忽几不可闻。

    ……

    辰时三刻,皇宫。

    陆沉踏入勤政殿的时候,这里已经有数位大臣在场。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