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14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中途,宋母又去了一趟纺织厂拉回了一千块钱的瑕疵布。
    等到差五天满一个月的时候,仓库的假领子快要装不下了,宋沛年终于说要出去卖假领子的事儿了。
    第一个拿货的竟然是宋四妹,她说她要拿到学校去卖给她的同学们,她一共拿了一百条,批发价算的是一块三一条,宋沛年建议她可以卖两块钱一条,至于更高的价格,那是她的本事了。
    作坊外售的每笔订单价格都是保密的,除开宋家几个人知道,厂里的其余人都是一概不知的。
    之后,宋沛年又带着宋大哥或是林爱军去外面跑业务,他找的都是一些小商小贩。
    不说将这些假领子批发给小贩的话,而是免费送给每个小贩三条,让他们试着卖。
    也不说假领子的进货价是多少,只说他们的售价可以卖两块钱一条。
    最后,又留了一个他们作坊的地址。
    没有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刚跑了一天的业务,隔天就有几个小贩,寻着地址就来了。
    毕竟现在正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期。
    宋沛年分别给小贩们讲了他们领子的价格,一百条以下,一块五的进货价。一百条以上都是一块三的进货价。若是五百条以上,可以为其压缩到一块二的进货价。
    若是拍板进货进的多的,宋沛年则会建议他们发展下面乡县市场。
    后面前来进货的小贩越来越多,宋沛年直接将这活扔给了宋大哥,林爱军则去周边乡县跑市场。
    另外再招两个裁剪工人,三个缝纫工人,点数的活交给了李春惠,质检的活则交给了宋二姐。
    等到收回了一笔资金之后,宋沛年预留出工人们的工资,其余的全都让宋母去和纺织厂谈收购瑕疵布的事儿了。
    若是这家纺织厂没有瑕疵布了,就去那家买,反正钱有多少,就买多少的布。
    一家子忙得热火朝天,谁都不觉累,反而个个干劲十足。
    等到发工资的那天,宋母一早就提着钱来了,工人们看到了个个都是满脸笑意。
    为了不让他们惦记,宋沛年一早就给工人们开了工资条,等他们确认无误之后,就让他们拿着工资条到宋沛年办公室签字按手印领工资。
    张蓉蓉是返乡的知青,她初中都没毕业,也没有高考资格,回城之后也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只能做些糊火柴盒的零活。
    家里一开始对她虽然不咸不淡的,但她在家待了一个月后,哪怕揽了一家子的家务活,帮着照看侄子侄女,家里谁都觉得她是吃白饭的,没一个对她有好脸色。
    更有甚之,想着法给她介绍一些有问题的男人,就是为了想拿她去换一笔彩礼。
    当初自家大姨介绍这个工作给她,本以为是挣个辛苦钱,虽然少,可算着花也可以养活自己。
    但是现在看着工资条上的九十三块七毛二分,张蓉蓉忍不住擦眼泪,真好啊,日子好像又有了盼头。
    她要搬出张家,给自己租个房子,她也要去饭店尝尝张家人背着她吃的糖醋鱼是什么味道,还有下个月上班她要更努力。
    与张蓉蓉心情一样的还有好多人,毕竟当初听到基础工资二十,还没有一个临时工的工资高,心里都是打退堂鼓的。
    不过日子难,都想着是能赚一分是一分,老板也算是熟人,也就来了。
    谁能想到,只要认真干活,能挣这么多钱呢。
    发了工资,所有工人都有一个好心情,回去继续上班的时候,踩缝纫机都要踩出火星子了。
    毕竟,这工资是真的一分不少!
    最后,宋沛年给宋家每参与劳动的人都发了工资,宋母她们拿着工资惊喜问道,“我们还有工资啊?我以为我们只有分红呢。”
    “分红是分红,我们可是付出了劳动了的,怎么没有工资?就连时不时来当劳力的四妹还有小弟也都是给他俩算了工资的。”
    宋沛年说着就将两个信封给了宋母,“等那两个放假回来,你转交给他俩。”
    最后又给了一个信封,“这是爹的,他也帮了咱们很多忙,让他也沾沾喜气。”
    宋母也不推辞,乐呵呵接过。
    宋家人笑眯眯点了一遍工资,宋大哥和林爱军也跟着一起数钱,最后同时上交给自家老婆。
    看着自家老婆喜滋滋将钱往包里放,再一次觉得自个儿当初真机灵,跟着三弟一起混!
    之后每天,前来订货的小商贩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好多二道贩子前来订货。
    不过宋沛年他们也不挑,只要人家给钱,他们就交货。
    差不多又一个月多月后,等到白色的布快要消耗的差不多了,宋母他们又去了几家纺织厂准备再买,没有想到拿着钱买不到。
    最后只买到了预期里的五分之一不到。
    市里的几个纺织厂都是大厂,累积的布只多不少,怎么可能没有了呢?
    最后细细一问,原来是卖给市里的制衣厂了,还卖给了不少家里有关系的,那些也全跟着他们做假领子的。
    宋母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够呛,这和掘了她家的祖坟有啥区别?
    宋家其他人个个也都是一脸惆怅,宋沛年倒是接受良好,毕竟这是他早就预想到的。
    “这个情况不是我给你们早就打过预防针吗?我们只要在前面卖,后面肯定就有跟着卖的,我们提前吃了两个月的市场,后面这市场肯定会被瓜分的。”宋沛年出言宽慰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