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4 章  卷王的九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择放在楼上,楼下是江爷爷房间,客房,厨房,洗手间,储藏室等。

    因为只有两个人住,房间主打就是一个大,客厅很高很大,卧室很大,厨房也很大。之后就是柜子多,主打就是一个眼睛能够看得到的东西,能塞的,通通都塞入柜子里。钱经理现在全家人挤在一个三十八平的房子里,对于家中东西有多杂乱,他是深有体会的。

    原本他还想装成样板房的模样,毕竟是大老板特意请国外的人设计的,完全就是现在最流行的欧式装修,可听完江柠的描述后,他还是对江柠的装修风格,狠狠的心动住了。

    他决定了,大方向的装修风格上,还是按照大老板请的设计师装修的那样装,可细节方面,他自己家想按照江柠说的装。

    "打柜子这块你交给我,我包你满意!"自从他成了这个小区的销售经理后,他小舅子所在的沙发厂也倒闭了。

    他小舅子失业后,没事情做,就自己拉了木料回来,自己打衣柜。

    可惜沪市房屋紧张,他小舅子拉的木料都堆在院子里,院子狭小,东西都没地方放,但如果像江柠这样,不买柜子,直接打柜子的话,在隔层隔好,简单的装修好后,就可以让他小舅子过来量尺寸,将木料直接送到他们工地来,这样也不用担心他小舅子打的柜子都没地搁了,要是有其他客户要装修房屋打柜子的,也可以一起承包给他小舅子。

    钱经理大致估算了一下装修费用,和江柠签了装修合同后,江柠也打了一部分钱给了钱经理。她当然不会全给,后面的尾款,要等她验收完装修质量后,才能给。钱经理对她的事很上心。

    当然上心了,因为周边的房子都是买房送蓝印户口,房子都卖的很快,他们这个小区,因为是公寓房,卖给外地人都卖不动,只能卖给在本地有户口,自家住房却很小的本地人,可本地失业的人不敢买房,买房也不愿意到沪东来买,有工作的人都等着单位分房,也不愿意来买。

    哪怕有了外国人设计的样板房,目前卖出去的房屋数量寥寥无几。

    就连之前在他这一连买下两套房,以为她不在乎什么蓝印户口的江柠,现在都跟他打听送蓝印户口的房子了。

    可见送蓝印户口的房子有多好卖。

    那些外地人,根本就不是奔着房子来的,纯粹是奔着户口来的。

    钱经理便想着,将江柠和自己的房子装修好后,到时候如果有客户过来看房,除了样板房外,他自己的房子,和江柠的房子,也可以拍下照片,给客户们看看,花一层房子的钱,直接得两层房子的面积。

    客户看到实际装修出来的房子,应该会好卖一点。因他自己卖房,也认识和他一样卖房的人,钱经理很快就给江柠推荐了一个小区。

    现在的沪东,说小区的配置什么的,都是啥都没有,江柠只能按位置买,反正这一片是未来的繁华中心地段,只要确定开发商靠谱,附近的房子都可以买。

    商品房的价格要比公寓价格贵上不少,单价从一千多每平到三千多每平米不等,按照均价两千一平来算,两百平的房子才四十万,以目前江柠存折里的钱,她在附近看了看,直接挑了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卷王的九零年代》第74章

    面积最大的别墅买。

    是的,《大宋》的第二册也上市了,在《包青天》下映的前几天。江柠也收到了《大宋》第二册后续稿费,现在存折里丰厚的很。

    另一边,李昂也一直在关注《包青天》的事,他每期都看,现在终于快到大结局,他也怕《包青天》的完结,会影响《武侠》的销量。

    不光是他有这样的担心,鲍主编同样有,他们都是经历过,杂志在库房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窘境。

    他打电话到广市给鲍主编: “跟印刷厂那边的人说,首印量降到两百万,看看市场反馈,市场反映如果还和之前一样,再慢慢加印。"

    鲍主编和他一样的意思,现在李昂在津市坐镇,主打北方市场,广市这边只有她能拿主意。

    事实上他们的市场预估是正确的,《包青天》的下映还是让《武侠》杂志的销量出现了下滑,但好在,他们把北方市场开辟出来了,盘子大了,对杂志社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

    现在他们就希望,柠萌的《大宋》,不要那么快完结,他们目前还没找到接替《大宋》这样影响力能直接带动杂志销量的现象级作品,要是《大宋》完结,说不定杂志销量还要再降,这也让稳定了市场的李昂主任,着急的头发头发。

    省城某电视台, 《包青天》下映后,电视台换了一部他们从港岛那边买的新的电视剧,但不知是不是选电视剧没选好,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远不如《包青天》,台里的收视率迅速回落,在吃到了《包青天》带给他们电视台巨大的收视红利后,台里的人对于收视率下跌如此之快,有些着急。

    台长办公室内,李台长急的一直在来回踱步,拨打了一个电话: “那边还有什么电视剧?《香帅传奇》呢?之前不是跟你讲买《香帅传奇》吗?版权被苹果台买去了?"

    《香帅传奇》是今年刚拍的剧,先在港岛那边播出,等李台长想买这部电视剧的内地播放版权时,已经被另外一家电视台先买走了,他就只能换另外一个电视剧。

    再这么下去,他们台的收视率要被别的台抢光了。

    他又重新按下一个号码: “小秦?你上次说的那什么《包青天》第二部,写的怎么样了?出来几个案子了?"

    他们台一直想拍一个自制剧,今年别的台就搞了两个自制剧,收视率都高的很,尤其是沪市电视台的自制剧沪语剧《情债》,直接创下了百分之四十三的高收视率,版权卖到手软,全国各大电视台都纷纷配音播放这部剧,看的李台长也很眼热,也想拍一部属于他们自己台做的剧。

    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想好拍什么,现在他们买的这部电视剧收视率这么差,李台长就有些坐不住了,趁着《包青天》热度还在,他想赶快把《包青天》第二部搞出来,到时候可以边拍边播。

    被叫小秦的青年,很快去了楼上的台长办公室,手里拿着两本书。

    【请收藏本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