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2 章  卷王的九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规模的种植枸杞的。还有野生的芡实、菱角,在本地人眼里吃到吐看都不要看的东西,其实网上卖的都很贵。很多很多的农产品资源,都没人回来做。

    大家都一门心思的往城市里跑。

    江柠知道自己的老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她也不愿意回来。她回望着这片土地,脑中瞬间就浮现出数个可以带领村里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方案。

    可她又笑了一下。

    如果她不走出去,不坐上足够高的位置,在这片土地上,她说话的声音是没人能听的见的,没人会相信,一个女娃娃,能够带领他们发家致富,

    她是后来位置坐个足够高了,说的话足够有分量了,江爸也通过了村里的选举,成为了村里的大队书记,才会听她的,开始带领村里人建设家乡。

    江柏依然弯着腰在前面埋头拉车,江柠跟在后面扶车、推车,三人慢慢走出河堤,爬上炭山。这一路都是上坡,也没有野蒿可以借力,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头路,路面上都是积雪,走着走着,就有可能滑下去。

    这下连江爷爷都加入了推车的队伍,路上有行人看到,也会过来搭一把手,直到将他们推上炭山上面的大马路。

    江柠自己当年每天这样上学放学,走习惯了,从来没有觉得辛苦过,也就没有发现,这一路是如此的不容易,那个时候有书读,能读书,就已经要拼劲全力去读了,哪里还会有精力去注意这些外界的环境和身体的劳累呢?

    可见识经历过二十一世纪的道路的通畅、交通的便捷,此时回头再重走一次少年时的路,才知道,自己当年能从这里走出去,是真不容易啊。

    不容易到,当她站到炭山顶端,她都不想回头望了。难怪那么多人走出去了,都不想回来了。

    炭山是一座非常大的山,或者说是群山,也是这个地方的统称,在这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村落,因为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一个虽不是镇,却远胜普通乡镇的繁荣景象,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此地常年弥漫着灰尘,道路上到处都是灰,每天都有一车一车的煤炭和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卷王的九零年代》第82章

    水泥,从这里拉走。

    还因为每辆车都要过地上的磅秤,此地还因此有了个磅秤的名字,街道两边全是各种地摊门店。没有船的时候,他们就要通过炭山,经过此地,坐着三轮车,再一路到水埠镇。只有在水埠镇,才有去邻市和吴城的中巴车。

    童金刚和江柏带来的衣服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可他依然在卖,老远就听到他带的大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年初三已经没什么生意了,此时他也不忙,老远就看到了拉着板车的他们,连忙放下手中的衣服,跑过来接过江柏肩膀上背着的板车绳子,放到自己身上,拉着板车去江姑姑家。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因为这两天江柏和童金刚来带的流量,连带着自己店里生意都好了,见到江爷爷他们,也是满脸笑容的喊: “亲家来了?还没吃饭吧?叫小凤去买点点心过来,赶紧吃点!”又喊江姑父: "大伟!大伟!你老丈人来了!"

    江姑父正在楼上看电视,因为过年,他难得的没有出去给人家建房子。

    是的,江姑父也是一位泥瓦匠,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跟在他的大舅哥,也就是江大伯一家子后面,一起去给人家建房,听说老丈人来了,连忙满脸笑容的下楼,热情招呼道: “爸你来啦?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买些吃的!"

    江姑父个子不高,人也很瘦,因为常年在外面给人家建房子,脸晒的有些黑,还有点社恐。

    江爷爷虽是农村人,之前却也是拿着固定工资的守林员,加上江姑姑嫁给江姑父后,也从未来江姑姑这里打过秋风,甚至在日子不好过的那几年,还往江姑姑这里送粮送菜,早几年家里还开着养鸡场,所以哪怕他们是农村人,江姑父一家是镇上的,江姑姑面对婆婆一家,底气也是非常足的。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对江家人也都很客气。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没有别的爱好,两口子都爱搓些小麻将,连带着江姑姑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搓搓小麻将。

    江姑父就特别喜欢往老丈人家跑,因为他在自己家,江姑姑是不让他搓麻将的,平时不忙的时候,有什么搓麻将的机会,都是将姑姑去玩,他不能玩,可到了老丈人家,他就是客人,江奶奶就让他玩麻将,把江姑姑喊去干活。

    江爷爷最不爱麻烦别人,闻言挥手说: “我不饿,都是吃了早饭过来的,这两天柏子和金刚在你这卖衣服,让你和亲家母受累了。"

    "没有没有没有。”江姑父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后脑勺: “他们在反而把我家生意带好了,爸,你坐,我去喊小凤。"

    说着赶紧逃了,回来的时候带了许多早点,哪怕江爷爷他们说不饿,他也买了一堆放在桌上,然后尴尬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什么,感觉手脚都快不知道怎么放了,一会儿插在裤子口袋里,一会儿插在上衣外套的口袋里,一会儿摸摸口袋想抽跟烟,心急如焚的等待着江姑姑回来。

    江爷爷不饿,江柠和江柏他们倒有些饿了,他们这一路上拉板车推板车,消耗大。

    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多,饿的快,江柠倒是没客气,说了声: “谢谢姑父。”就率先去吃了。

    此时的锅贴一块钱能买十个,用的油都是香喷喷的菜籽油,锅贴煎的金黄喷香,江柠还问江姑父要了醋和辣椒。

    大约是江爷爷江奶奶厨上手艺都不行的缘故,江姑姑和江爸一样,也烧的一手好菜,每年都会自家腌制香菜、嫩姜、辣椒酱、腊肠,给江柠寄。

    前世江柠离婚后一人独居,江姑姑给她寄的很多东西,她根本吃不完,就给领导家送去。

    全是自家产的农产品,不是什么价格高的东西,送别的东西领导不收,每回她带的农产品,领导都十分喜欢,尤其是江姑姑自己做的腊肠。

    童金刚和江柏也说了声‘谢谢姑父’,都走到桌子前吃油条、锅贴、糍粑等点心去了,江姑父就连连摆手说: "不用谢不用谢,你们多吃点,不够我再去买。"

    他买了一大盘子的点心,江柠连吃了十个锅贴,童金刚和江柏也都是大胃王。

    江姑姑很快就回来,江姑父看到江姑姑,就跟看到救星一样,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去——往架子上摆好。

    江姑姑洗了手回来,看到门口的板车,惊讶地说: “你们这么快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