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9章 什么,集体辞官?徐达的提议!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江南行省原本就是富裕之地,如果起义军占领了当地官府,事情就严重了。
    朱元璋自己就是靠造反打下大明天下,自然知道其中厉害。
    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大明十多年的成就有可能毁于一旦。
    当李善长走进大殿时,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他身上。
    这次因为江南行省事件恶劣,哪怕不是淮西一派的官员,也都受到连累。
    其中最悲催的就是户部了。
    “臣李善长,拜见皇上。”
    李善长进来后,第一时间跪了下去。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他,并没有让他平身的意思。
    “众爱卿,可有人有办法解决江南的事情?”
    朱元璋铁青着脸,直接将李善长晾在一边。
    当务之急是解决江南行省的暴乱,否则事态继续发展,大明就危险了。
    一场暴乱起义,都有可能颠覆一个王朝。
    毫无疑问,大明现在就遇到了这种危机。
    面对朱元璋的问题,六部尚书全都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才见兵部尚书开口,“皇上,起义军不过就是一群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罢了,直接派军队过去镇压即可。”
    “但问题是,民心极难安抚,还有整个江南行省的经济体系也会崩塌。”
    因为江南行省的此次暴乱,是由银子引发的。
    无论是商人的投资款还是百姓购房的银子,都被私吞,数额还高达一亿两。
    而且目前只追回来六千万两。
    “皇上,臣这几日仔细核算,追回来的六千万两白银,根本就解决不了江南行省的状况。”
    “而且此事牵连甚广,整个大明的经济体系都受到了牵连,即便从国库拨款都解决不了问题。”
    赵昌提心吊胆地陈述。
    这次,他简直就是躺着中枪,遭受无妄之灾。
    江南行省发生的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户部,而是整个朝廷。
    虽然礼部受到的牵连最少,却因为对韩国公有过帮助,所以同样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赵昌的话,让原本脸色就难看的朱元璋,心情更加恶劣。
    一直跪在地上的李善长,心里明白,他这次必须要以退为进。
    “皇上,臣管理不力,导致百姓有怨气,臣已年迈,精力不支,恳请皇上允许臣辞官,臣愿竭尽所能去赎罪。”
    李善长忽然开口,在气氛严肃的朝堂上显得非常刺耳。
    尤其是他一句辞官,将会彻底堵住其他大臣的退路。
    六部尚书立刻满是怨恨的眼神瞪着他。
    就连位高权重的李善长都要辞官,以此谢罪。
    那么,他们这些尚书还能如何应对?
    难不成也集体辞官吗?
    可若不是如此,他们又根本无力解决江南行省那么大的烂摊子。
    “臣户部尚书,对此事监管不力,愿辞官以谢罪,恳请皇上应允。”
    不得已,赵昌也得咬紧牙关,硬着头皮说出辞官的话。
    此时,他已经无能为力,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辞官。
    见状,其他五部尚书也如此表态。
    一时间,朝堂上辞官的请求声此起彼伏。
    这种局面,可谓是大明开国以来头一遭。
    见此一幕,朱元璋冰冷的眸中,散发出凌厉的杀气。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会面临朝中重臣集体辞官的局面。
    同时,朱元璋敏锐地察觉到此事有猫腻。
    能让六部尚书集体请辞,毋庸置疑,此事背后肯定有人搞鬼。
    是谁有此通天本领,竟然能越过他,要挟六部尚书集体辞官?
    无论如何,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自己这个皇帝。
    而且,李善长虽然一口一声自己有罪,可他的神态却哪像有罪的样子?
    这让朱元璋更不痛快。
    “很好!好的很啊!”
    “六部尚书集体辞官,很好!”
    “你们当真是让咱大开眼界!”
    “咱真荣幸,做到了自古以来从未有皇帝做的事情!”
    朱元璋不停怒斥,骂得所有人都低下头。
    “很好,咱同意你们全部辞官,只是在离任前,先把这件事情给咱处理干净。”
    “若是解决不了此事,那就休怪咱要你们脑袋。”
    “咱就是将大明的所有官员都杀了,也无所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