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7章 第一封信!给皇帝朱元璋的!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宋隐的信,勾起了朱元璋的好奇心,他有些急切地想知道宋隐有何应对策略。
    朱元璋打开信件看了起来,只见宋隐信中写道:
    【回皇上,臣接到皇上旨意后,苦思冥想了几日,今日终于得良策。】
    【宗亲子嗣存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臣觉得从现在开始就需早做打算。】
    【宗亲享受皇家俸禄不变,但可以设立宗亲阁,并由皇帝亲自拟定宗亲人员。】
    【宗亲人员在宗亲阁登记造册,享受宗亲俸禄!】
    【但是宗亲不得世袭,并由皇上设立宗亲考核制度,作为祖训,后代皇帝可仿效。】
    【宗亲选拔,以皇帝正统血脉为主,不分嫡庶,只要通过考核,即可视为宗亲。】
    【宗亲选拔也是为大明储备可造之才,巩固大明根基。】
    【宗亲既然都是皇上血脉,更是大明底蕴,皇家根源,因而没有也不该有嫡庶之别,只需择优选用即可。】
    朱元璋接过信件时,除了好奇之外,并无太大感觉。
    可是看完信件内容后,脸色当即严峻起来。
    这何止是改了藩王的待遇,就连宗亲也受到波及。
    事实上,历朝历代,就没有听说过哪个朝代对宗亲有这样的说法。
    一直都是往下传承就行了。
    毕竟这是血脉相连的延续。
    何况自古以来,嫡庶待遇区别极大。
    可是现在,宋隐却要嫡庶不分,一视同仁。
    嫡庶有别,这样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世人皆是这样想的。
    虽然也有过庶出子弟相当优秀,成为栋梁之材,但还是少数。
    宋隐却要打破常规,这种做法,令朱元璋非常震惊。
    惊讶之余,他更好奇宋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当初把宗亲俸禄移到大宗正院时,朱元璋想宋隐顶多就是增减银子而已。
    用银子控制人,向来就是宋隐的惯用手段。
    打死他都想不到,宋隐此次会做出这么大的变革。
    而且这变革的内容还是如此高明,令人耳目一新。
    朱元璋明白宋隐设立宗亲阁的用意。
    一直以来,皇子和公主都由皇室供养。
    就是皇子成人后去了封地成了藩王,以及公主出嫁后,他们仍然享受皇室待遇,拿着俸禄。
    现在,宋隐却提出成立宗亲阁,哪怕是皇上血脉,也要通过考核才能享受宗亲待遇。
    而且进入宗亲阁的人,根据他们自身实力参与朝政。
    说白了,这个宗亲阁既独立于朝廷之上,却仍然可以替朝廷做事,属于皇室的一股新势力。
    宗亲阁里的人可以经商,甚至是各行各业都可以参与,相当于皇室企业。
    这个皇室企业归皇室管理,朝廷官员无权插手。
    如此新颖的方案,朱元璋看了都拍案叫绝。
    这样的方案,无疑对皇帝和王朝延续作用极大。
    既能整合和凝聚皇室实力,稳固王朝根基,又对王朝持续发展储存后备力量。
    只是这方案虽好,朱元璋也有自己的顾虑。
    能够进入宗亲阁的人自然皆大欢喜,可是那些没有被选上的人呢?
    他们明明都是皇帝的血脉,就因为本身的能力问题,就要抹杀他们的宗亲身份吗?
    朱元璋没有造反前,饥不饱腹,甚至差点饿死。
    他不敢想像,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儿女无人管而流落街头,甚至饿死的惨状。
    无论是他的血脉,还是往后其他皇帝的血脉,都是他的子孙后代。
    他是开国皇帝,他的子孙后代应该在他这棵大树下庇佑生活。
    而不是让一部分子孙承受苦痛,流落在外。
    只是如此假设,朱元璋就已经非常痛苦。
    他偏爱部分皇子,不看重一些皇子,可不等于他能漠视不管他们的死活。
    毕竟血浓于水,这种血缘羁绊还是有的。
    “这个宋隐,当真让朕深感意外。”
    朱元璋喃喃自语。
    这方案确实是极好,只是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很多。
    宋隐虽然没有抗旨,也做出了方案,却又给了他新的难题。
    这个方案,对于处理宗亲一事,太过于武断和粗暴。
    虽说这样一来,对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是大好事,但是皇室子弟恐怕接受不了。
    那些庶出或者是没有名分的皇子,自然欢喜。
    可是原本就身份优越的嫡系皇子,若是被选上了还好,如果落选,心理落差得有多大?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