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而在改成双轨道后。
一个轨道上面,就能放十个货物舱段,甚至放五十个都不是问题。
货物舱段可以放多少,这个只要调度得好,就可以放很多。
因为太空电梯双轨道,用的是高强度碳纳米管,所以它的强度很高。
所以货物舱段的抗拉能力很强,自然可以承受很多货物舱段放在轨道上面运行。
而李岳把原来的单轨道改成了九个轨道。
这样运力就能大幅度提升。
原本的太空电梯,如果运送重型货物,只能运一万吨。
按照重型货运舱段最大速度五马赫算,一趟下来就要十四个小时。
而一个重型货运舱段,可以运送一万吨的货物。
就算加上,从太空站往下面运。
那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运力,也就是一点五万吨。
而现在经过跟进后,原本一个重型货运舱段轨道,只有一个重型货运舱段。
而现在一个重型货运舱段轨道,上面的重型货运舱段可以变成五十个。
重型货运舱段轨道最高,可以放五十个重型货运舱段。
而现在一共有四根重型货运舱段轨道。
这也就是说,太空电梯的运力直接提升了两百倍。
从原来的一天一夜,一点五万吨,变成了三百万吨的货物运载能力。
而且除了重型货运舱段外,当中五个轻型货运舱段轨道。
虽然轻型货运舱段,运力比不上重型的。
可是在速度上,大大超过重型货运舱段。
一个轻型货运舱段,上下需要六个小时。
那一个轻型货运舱段,就可以上下来回两趟,也就是一共运送人和货物四次。
这就是说轻型货运舱段,一天可以运送货物八千吨。
而且轻型货运舱段轨道上面,也可以放五十个轻型货运舱段。
这样一个轻型货运舱段轨道,它的运载能力,是重型货运舱段的五分之三。
再加上多了一条轨道。
所以五根轻型货运舱段轨道,它的运力可以达到一百八十万吨。
这样的运载能力,是原来的上百倍不止。
而且太空电梯的运载能力,可以随着经验的提升,逐渐提升货运舱段的数量。
比如太空电梯运行多了后,管理太空电梯的人经验增多,随着效率的提升,那就能允许一个轨道上面放更多的货运舱段。
那这个原本只能放五十个货运舱段的轨道,就可以放六十,七十个,甚至一百个。
太空电梯轨道本身的抗拉能力是很高的。
所以可以允许这么多的货物舱段同时运行。
货物加上舱段的重量,太空电梯轨道完全可以承受得住。
...................
在重力战舰这里。
此时第一个太空站,已经把轨道牢牢地绑在上面。
太空电梯轨道,会穿过太空站的内部,然后和太空站内部的关卡锁紧。
在太空站卡扣松口的时候,这样空间站就可以在轨道上面进行移动。
要么往上要么往下。
如果太空站内部的卡扣锁紧后,就会完全固定到太空电梯轨道上面,然后一动不动。
现在五十高强度碳纳米管,制成的太空电梯轨道,从太空站的下方,往上面穿了过去。
接着一百个超大型机甲,抓住太空电梯轨道的最前端。
接着两个超大型机甲,抓住一根高强度碳纳米管。
说是一根高强度碳纳米管,实际是使用大量的高强度碳纳米管进行编制组合而成的。
一根高强度碳纳米管的粗细,达到了两米的粗细。
就这一根高强度碳纳米管,可以吊起蓝星上所有航母。
蓝星上一共有三十多台航母,重量超过两百万吨。
而一根高强度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在减去自身的重量后,可以拉着五百万吨重的货物。
一共五十根高强度碳纳米管,可以拉住两亿五千万吨的重量。
太空站,加上配重块,再加上各种舱段,它们产生的拉力不好过五千万吨。
当然这不是设计的失误,而是为了给以后升级留下余地。
剩下的两亿吨拉力,可以用来增加更多货物舱段。
同时增加更多的太空站。
因为随着探索太空的需求增加。
整个太空的运载能力,肯定会越来越不够用。
那就只能增加太空站,以及货运舱段的数量,以及运载能力。
太空站和货运舱段,很容易就能加上去。
而高强度碳纳米管,组合而成的轨道,则是固定住的不好动。
一头固定在地面上,另一头固定在配重块上。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