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 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上)  诸天武侠之开局我是慕容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拓跋飞提枪上场,目光坚毅,看着慕容复。
    慕容复看得出,这拓跋飞身负不俗的武学,但更精湛的是外功。
    军中打熬力气,所练的武功,放在武林之中,都归属于外功。
    外功同样可以练的很强。
    甚至练到一定境界,可以由内而外,打开人体的潜能。
    由外入内,内外兼修,跃至绝顶高手的行列。
    例如关羽的时代,内功的雏形才刚刚诞生,关羽肯定不会内功,可是当今天下的高手,也没几个可以打过关羽的。
    再比如唐朝名将李靖,主修兵法和军中的战技,然而一法通而万法通,武学境界非常之高。
    当时少林僧人手持《易筋经》,却无人能解,遇到了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
    年轻的李靖看到达摩的手稿,却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虚实,给《易筋经》加了注解。
    李靖在没有学过任何内功的情况下,一眼就看破了无数少林僧人苦练不成的《易筋经》的奥秘,并且练成。
    还有后来的北丐洪七公。
    洪七公在不练内功的情况下,单凭天下无双的外功,由外而内,最终内外兼修,成为乾坤五绝之一。
    可见武学之道,殊途同归。
    不管内功外功,只要自己本身足够强,都能练到高深的境界。
    这拓跋飞自然是远不如洪七公,但慕容复也透过拓跋飞握枪与发力的姿势,看出拓跋飞也是由外而内,练出了内功劲力。
    不算是绝顶的天才,却也是一个小天才了。
    “请!”慕容复道。
    拓跋飞也不客气,当即出枪。
    刚才那个黑脸大汉,用的是军中的枪法,其实在一对一的时候,是可以玩一点虚虚实实的。
    但那黑脸大汉不知道变通,依旧是模拟战场上的形势,招式直接,没有变化。
    拓跋飞的思维却不受局限,他的枪一化为三,两虚一实,虚实可以随意变化。
    霎时间,只见拓跋飞的枪化为三道残影,分别刺向慕容复的眉心,喉咙,心脏。
    这三枪很难判断虚实。
    但对慕容复这种武学大宗师来说,很明白一个道理,就叫天下武学,唯快不破!
    任我行的内力,远比东方不败深厚,可两个任我行,也打不过东方不败。
    为什么?
    因为东方不败够快!
    只要比拓跋飞快的多,根本就不用去拆解拓跋飞的招式,而只需要直刺。
    只见慕容复突然一刺!
    这一刺,快如闪电,拓跋飞猝不及防,他的枪还没靠近慕容复,慕容复的枪头已经顶在他的眉心一寸外。
    拓跋飞当即一动不敢动,身体僵在那里,手中的动作,自然也停了。
    “天下武学,无坚不破,唯快不破!”慕容复指点道,“战场较技,只需要快准狠三个字,就足矣!承让!”
    “末将受教!”拓跋飞放下大枪,行礼道。
    他此刻对慕容复真有了佩服之情。
    慕容复如果用内力或者神功打败他,他心中还会不忿,但慕容复这只是一招直刺,就是军中士兵最基础的训练的枪法套路之一。
    被这样的套路打败,就说明慕容复的战技确实远在他之上。
    “你已经不错了,赏金十两!”慕容复道。
    “谢将军!”
    十两黄金,对于拓跋飞这样皇室旁系,也不是小钱了。
    “将军,末将愿意一试!”那名叫孙天成的汉人小将,也跳出来说道。
    “请!”
    孙天成握枪突进,但他的大枪,运转如意,画出了好几个弧形,将“弹抖”的诀窍都用在其中。
    “这是杨家枪法?”
    慕容复精通天下旁门左道,自然看出这是赫赫有名的杨家枪法。
    这杨家枪法曾经伴随杨家将,活跃于宋辽战场,名扬一时。
    可如今,天波府已经败落,杨家枪法也外传了许多。
    神雕侠杨过,就是杨家的后人之一,南宋建立后,他爷爷杨铁心作为杨家的子孙,照样流落江湖。
    “正是,将军小心了!”
    “来的好!”
    慕容复笑了笑,同样施展以杨家枪法,而慕容复的杨家枪法,展现出来的特性更多,有“弹抖”“螺旋”“混元”“太极”“刚柔”,全都是外功的劲力。
    两枪相交,孙天成只觉得自己手一麻,他的长枪,便脱手飞出,在空中旋转到慕容复的手中。
    慕容复左手接枪,右手突进,两枪一前一后,前者抵住孙天成的喉咙,后者虎视孙天成的祠堂。
    “将军好一招倒拽牛尾,只一个照面,就把我缴械!”孙天成佩服道,“将军在杨家枪法上的造诣,恐怕直追当年的杨老令公了!”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