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3章 人生的河流  我有一计,可救国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就是人情社会的动员能力。”



    魏长缨望着刚刚到来还在互相打招呼的众人跟雷哈格尔说道。



    这次携世界杯的势,足协的权,还有在中超公司养的望魏长缨才能办成此事。



    北京、天津的足协十分配合,倾尽全力来配合雷哈格尔提出的这项要求。几十名有丰富职业经验的国内教练全数派了过来,虽然水平未必很高,但他们的任务相对简单。



    至于能不能完美达成,尽人事安天命。



    经过短暂的混乱,魏长缨对各位赶来支援的人再次表示了感谢。



    球员们被安排到基地宿舍,香河基地足够大,装下十几支球队都不成问题。



    剩下的教练员则被安排到了战术室。



    老帅又把自己的战术阐述了一遍。比起球员,教练员对于雷哈格尔强调的场上位置感和创新的战术打法理解的更加深刻。



    可以说这个打法,给了这些中方教练一些小小的震撼。



    北京队的主教练是西班牙人曼萨诺,天津的主教练是二进宫的阿里汉。两个教练水平也都不错。



    但是,有的时候不比较是不知道差距在哪的。



    雷哈格尔对于球场空间的理解,已经是顶峰的存在。比起一流的名帅瓜、穆之类,老人还有丰富的经验足够碾压。



    不然那些所谓的奇迹岂不是凭空而来?



    于根伟作为教练员的一员坐在其中,用笔在本子上刷刷的记着。他退役之后在从事青训的事,一直没有机会执教一线队。这次是魏长缨的点名,让他来到了这里。



    开始大家都一头雾水,并不知道要做什么,以为只是给雷哈格尔的助教打打下手。



    结果,现在看来并不像。



    每个人被发了一叠资料,写着不同位置的战术要求。进攻时需要做什么,防守时需要做什么,定位球时做什么?



    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于根伟抬头看了一眼在一旁负手而立的魏长缨。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早就在中国足球圈红到发紫的年轻官员。



    他兴师动众的把这些人叫来干什么?



    很快,答案便揭晓了。



    “各位北京、天津队的教练朋友们。从今天开始还有六天的时间,大家就算是中国国家队编外的教练组成员了。接下来大家的工作很简单。



    每个球员至少要有一个教练陪同,专门研究所属位置的技战术要求。你们吃睡都要在一起。等会大家决定个顺序就可以领喜欢的球员了。”



    “是sei都可以领吗?”有个天津的教练举手发问。



    “是的。”



    “那我领马文哲,行嘛?”



    还没等魏长缨回答,旁边的人就率先反对。



    “去你大爷的,猪八戒做梦娶媳妇,你是想得挺美。怎么?以后说马文哲是你教出来的?一边玩儿去。”



    哈哈哈哈,众人听到这响亮的算盘声不由哄笑。



    “我还没说完,大家先各自选个位置,然后一会我们有个简单的考试。看看各位对刚才所说的位置理解程度。合格了才能挑球员。不合格的……对不起了,我只能感谢各位叔叔大爷了。”魏长缨抱了抱拳,做了个罗圈揖。



    提到考试,以及考试不合格后得丢人败兴的回家。众人的态度一下子严肃起来。



    不少人开始拉粑粑攥拳头——暗自使劲,拿起手头的资料,挑自己的位置去看。工作人员拿出一筐代表位置的字母牌供他们挑选。



    挑选的功夫。雷哈格尔踱到了魏长缨的身边。



    “你又给了我一个惊喜。我还从来没想过足球可以这样。”



    “我也是突发奇想。灵感嘛大概来自于奥运会开幕式。上万人的方阵中国也是说弄就弄,这些不算什么。



    不过说回来,中国的好教练还是太少了。你说得对,年轻的爸爸们没办法带孩子踢好足球。这些教练员又能掌握多少呢?”



    “这已经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了。不要去考虑结果。这些人经过这几天之后,有一两个对足球有了新的理解,对中国足球都是收获。”



    “奥托,你应该当个官员。最近你的调子起的都有点高。”



    “哈哈哈哈,是吗?我还觉得你适合当教练呢。”



    张晓瑞翻看着中前卫的资料。阵型里没有前腰,最适合他指导的位置就是中前卫了。而他最想绑定的球员正是在比利时踢球的陈涛。



    魏长缨看着正在翻战术资料的张效瑞想起了一个尘封多年的故事。



    1997年的元旦,正在巴西苦熬的朱广沪,疲惫的带完一天的训练课,回到基地的他接到了来自中国足协的传真。



    核心意思就两个字:借兵!



    而发起这一动议的正是时任国家队主教练戚务生,要求很明确:国家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人数五人,位置包括后卫、中场和前锋,希望朱广沪给予支持。



    拿着这份传真,朱广沪兴奋的手抖个不停,因为他等这一刻,足足等了五年。



    1992年,他率领的这批还是少年的健力宝青年队,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巴西,一待就是五年,如今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的一天。



    正是这份征召,才有了后面的健力宝巴西六小天鹅:李金羽、李铁、张效瑞、隋东亮、李玮锋、郝伟。那时候李玮锋和郝伟只在国家队匆匆路过就各奔东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