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造反从兴办教育开始!  诸天武侠之开局我是慕容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二天,慕容复依旧精神百倍,反倒是晓蕾诸女,睡的很沉,看来要缓几天。
    慕容复也不是荒淫无度的人,直接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此刻,慕容复正在写书。
    只见慕容复泼墨挥毫,在宣纸上写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慕容复写的,看似是废话,其实却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内容。
    当然,不能叫牛顿力学,因为牛顿还没出生。
    慕容复想了想,起名叫《墨子力学大纲》。
    此外,慕容复还会写出《墨子逻辑学》《荀子辩证法》《子曰格物致知篇》。
    为的,就是把科学的研究和论证方法,以托古之名,潜移默化的放入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中。
    慕容复已经在考虑建国后的事情了。
    慕容复熟读历史,例如顾城的《南明史》,自然知道朱元璋和李自成最大的不同。
    朱元璋攻取金陵后,大肆拉拢儒家士大夫,也就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给他们官做。
    加上元朝排斥汉人,儒家士大夫在元朝政治地位不够高,于是朱元璋就得到了大量的人才帮他管理地方,从而夺得天下。
    李自成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落后野蛮的后金势力勾结大明腐朽的地主阶级,把李自成绞杀。
    主要就是李自成没有及时转变思维,哪怕称帝后,屁股还是忍不住坐到了农民那里。
    地主们若没得选,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等李自成死,给太子洗脑即可。
    反正太子接受教育,也不可能脱离儒家的藩篱。
    教育权在儒家的手中,最终皇帝都会变成儒家想要的形状。
    但地主们有的选,选了多尔衮。
    此时慕容复面临的情况,和朱元璋真的大有不同。
    不同于元朝苛责儒家士大夫,宋朝对儒家士大夫真是各种高官厚禄拉拢。
    跟宋朝抢夺儒家士大夫的心?
    慕容复认为自己完全做不到。
    比如苏东坡,慕容复把嘴皮子磨破,苏东坡都不会跟他走。
    苏东坡自己虽然经常被贬,但也是士大夫内斗,人家自己曾经距离宰辅只有一步之遥,人家弟弟苏辙已经是宰辅大臣。
    慕容复能开出更好的条件吗?
    显然开不出。
    可是治理国家,需要知识分子,而此时中华唯一的知识分子群体,就是儒家士大夫。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别管心里看这些人多么不爽,也被迫用他们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后,慕容复就打算自己培养知识分子,反正他练成逍遥御风,有的是时间等待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诞生。
    他不会消灭儒家,但会分化出“新儒”,学习自然科学去格物致知,这样皇帝就有的挑选,有的挑选,就能压价。
    听起来和做买卖一样,但当皇帝,还真就是做买卖。
    而慕容复写的这些书,就是为了自己培养学子,培养自己治国理政的核心班底。
    等慕容复的学生成长起来,他们既是杂糅百家的新儒,和现在的儒家格格不入,又是慕容复的学生,慕容复的名分上的压制能达到极致。
    君主加老师的二元身份,可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而托古替古人作书,本就是古今中外的常例。
    例如亚里士多德,一生着作据说有一千万字,流传下来的有三百万字,在那个纸张都没有的年代,可能吗?
    哪怕用羊皮书写,那也得杀几十万只羊给亚里士多德写书,同样不可能。
    更别说,阿拉伯人那么好心的为亚里士多德保留了那么多着作。
    所以,亚里士多德流传后世的着作,大多也都是后人伪作,托古而流传。
    再比如儒家,也有相同的玩法,就是从墙壁里面找出了“古文”,汉朝便开启了“今文”“古文”的斗争。
    其实就是后人自己编纂了一个版本,说是孔子写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被塞进墙壁里面侥幸保留下来。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既得利益者是信了。
    慕容复自然也要托古,说这是墨子的,这是荀子的,这是孔子的。
    没有创新,都是为往圣继绝学!
    他慕容复说是就是,必要的时候,还能从曲阜挖出原本,天下人看着孔子亲手画的几何,慢慢解读去吧!
    至于白话文的问题,等黄裳老先生被赚入太湖燕子坞,坐上一把交椅,让黄裳将之翻译成先秦古文即可。
    写了一会,丫鬟请慕容复去吃饭,慕容复才暂时停下了写书的大业,与妻妾们逗趣一阵,便开始各种安排。
    “去擂鼓山,让函谷八友的其余人都来姑苏,丁春秋应该也已经被处置了,他们也该为我这个掌门人效力了。”慕容复先是派遣了信使,召唤函谷八友。
    薛慕华去了西夏,但剩余的七人,他们的假期都结束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