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4章 仁川之战(三)——第一舰队的荣誉之战  东北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们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了。”
    政委徐正华也是点头说道:“谁说不是呢。就拿前几天发生的中日日本海大海战,唱戏的全部都是人家舰载机部队和空军部队。
    战列舰巡洋舰这样的火力输出舰甚至连一发炮弹都没有机会发射。
    我现在的心情很是纠结,既希望我们沈阳号战列舰没有战斗的机会,同样我也希望我们沈阳号战列舰能够痛快淋漓地来一场战斗。
    或者此战过后,像战列舰巡洋舰这样的大舰巨炮就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大家都能够理解徐正华内心的纠结。
    作为一艘战列舰,他没有参战的机会,那说明舰队的舰载机部队和空军部队已经把活都干完了。
    他们的任务就只剩下打扫战场了。
    大家都在感叹战列舰的没落。
    而如果他们担任拦截任务的战列舰都亲自披挂上阵,和敌人短兵相接了,那就说明第一舰队的舰载机部队和所有参与仁川之战的空军部队损失殆尽,米国联合舰队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撤退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大家则是想都没有想,那就是我方参战的空中单位全部战损,米国联合舰队仍然在仁川为他们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这也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同时,这也是大家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根据情报,由米国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组成的米国联合舰队一共大约拥有两千架舰载机。
    就空中单位而言,优势在我的。
    米日联军在半岛南方和东北国防军打的不亦乐乎,双方都很难抽出空中力量来支援仁川战场。
    参谋长吕真则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舰长,政委,我们还是要做好战斗准备,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凌武则是哈哈大笑了起来:“参谋长,我们沈阳号战列舰随时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根据作战计划,我们沈阳号战列舰要一直顶在编队的前列。
    主炮副炮防空炮,必须随时待命。”
    说着,凌武还有些小兴奋。
    “明早空战一开始,我们编队就要缓缓向米国联合舰队逼近。
    水面舰艇方面,我们是最先进入交战区。
    我们的炮火很猛,敌人的炮火也不会比我们差。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数量不少的空军单位。
    如果我们获得战场的制空权,那么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挥霍我们的火力,从而尽快结束这场战斗。”
    沈阳号战列舰是东北国防军海军部队参考米国的战列舰资料而自行研发的一款战列舰,估计也是最后一款战列舰。
    周浩一直认为战列舰为代表的大舰巨炮时代已经结束。
    如今舰队的主要火力输出就是舰载机。
    就算作为沈阳号战列舰的舰长,凌武也认为战列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是,作为东北国防军海军研发的第一款战列舰,其配备的火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主炮是三座三联装406毫米舰炮。
    副炮是四座三联装155毫米舰炮。
    防空火力包括12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
    24座88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36座3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在近程防空方面,沈阳号战列舰还配备哦36门30毫米加特林机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高射炮同样拥有对付海面目标的能力。
    总排水量达到四万八千吨的沈阳号战列舰,犹如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攻防能力相当强悍。
    陈忠和作为沈阳号战列舰的众多30毫米加特林机炮手,也是舰上最为郁闷的职位。
    作为近防炮的30毫米加特林机炮,同样既能对空攻击又能对海作战。
    但是,大家都知道30毫米加特林对空作战的距离也就一两千米甚至最后的几百米,敌方的飞机飞到他们的攻击距离,基本都已经被打成碎片了。
    而30毫米加特林机炮的对海作战,也就能够对付一些小吨位的目标,等到他们30毫米加特林机炮能够够得到对方的时候,同样已经被那些副炮和中大口径的防空炮给打成了碎片。
    他们30毫米加特林最大都作用其实就是对付地方发射的鱼雷。
    因此,他们36门30毫米加特林机炮基本都是装备在船舷的位置。
    唉,还是躺在岗位上睡觉吧,这大晚上就算敌方潜艇发射了鱼雷过来,也看不到啊!
    其实,作为炮手的陈忠和是可以打盹的,因为他的任务就是观察手发现目标后,向他指示目标的位置,陈忠和在控制30毫米加特林机炮发起攻击。
    这个时候,观察员正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在形同白昼的探照灯的帮助下搜索海面。
    “目标左舷,三百度方向,距离一千米,发现敌方疑似潜艇!”
    陈忠和的观察员刘方英的话直接把陈忠和的瞌睡虫给踹到了九霄云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