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0章 再得四个邦的领土  东北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米国人也很爽快,为了让东北国防军和缅甸方面军停火,直接就代表印度同意了周浩提出的停火条件。
    至于印度人的反应,史密斯根本就不予考虑。
    在米国人看来,或许印度丢失更多的土地,才能激起印度人的热血。
    然而米国人可能就要失望了,因为对于丢失国土这件事,印度人的反应很是冷淡。
    是从上到下的冷淡。
    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丢失的土地都是那些老爷们的。
    对于印度高层人士来说,不冷淡又能如何?
    自己国家培养的军队不给力,生气也解决任何问题。
    或许等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北方大国就会没落了,到了那个时候,不仅失去的这些土地能够收回来,他们还能获得更多的土地。
    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驻军成都也不再是一个梦想。
    好吧,印度高层居然把自己国家的未来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第三次世界大战。
    天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
    印度被打得向米国人求救,米国人回头和周浩谈判,周浩再通知前线各部停止前进,这期间其实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也就是说,当东北国防军和缅甸军停止追击的时候,周浩要的四个邦其实差不多已经被东北国防军和缅甸方面军给占据了。
    当印度总理辛巴收到史蒂夫大使的通知,对方需要得到印度东部的四个邦,也就是现在基本被对方占据的四个邦,才会停止向西的攻击前进,同时,印度也要放弃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要求。
    辛巴居然也是没有怎么思索就同意了。
    既然双方就停火都达成了协议,那么第二次印缅战争也算是正式结束了。
    印度在1945年的第一次印缅战争中,失去了东北部七个邦以及两百万大军。
    在1946年的第二次印缅战争,印度则失去了东部的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哈尔肯德邦以及奥里萨邦四个邦。同时,印度也失去了三百万大军。
    对于停火协议,周浩没有提什么控制印度兵力规模的事情,因为那都是可以弄虚作假的。
    但是,这四个邦落到周浩啊手里,却是实打实的。
    仅仅十天时间,东北国防军和缅甸方面军就结束了和印度的第二次战争,同时获得了印度的四个邦。
    这再次惊掉了一地的眼镜。
    毕竟,在开战之初,印度可是传说拥有六百万大军。
    拥有米国英国以及苏俄的近乎全力支持,其陆军的炮兵和坦克兵的规模都非常庞大。
    空军规模虽然稍微差一点,但是也拥有四千架各式先进的战机。
    仅仅就字面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国军队以及东北国防军他们特遣部队总和。
    而且,还是印度军队率先发起的进攻。
    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战场上,先发优势是很重要的一个优势。
    印军在还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仅仅十天就被四方联军打得可以说是跪地求饶。
    再度丢失四个邦不说,还损失足足三百万大军。
    而且,更加让印度在世界抬不起头的还有,印军损失的三百万大军居然有两百多万是被四方联军俘虏的。
    印度军队在战场上表现相当拉胯,然而却有五十万印度伪军在战场上表现相当活跃。
    不管是在追敌还是抓俘虏等方面,都拥有不次于缅甸方面军的表现。
    而且因为其印度面孔,让印度不少的守军心甘情愿弃械投降。
    可以说,四方联军能够俘虏两百万印度战俘,这五十万的印度伪军是功不可没的。
    招募这五十万印度伪军的条件还是最开始的条件,100亩土地的永久使用权,缴获的物资上交一半。
    这就是五十印度伪军作战积极的原因所在。
    所谓战俘,是要搜剿身上所有物资的。
    而活着的战俘也是重要的军功。
    在得知仅仅十天时间,各部就俘虏了两百万战俘,周浩就暗自表示,还要继续招募印度伪军。
    新获得的这四个邦,可以说已经是印度的腹地了。
    想要能够永久得占据拥有这四个邦,那就必须要培养一批忠于华夏的老百姓。
    从华夏移民是一个方法。
    但是移民的话,速度慢不说,还会和当地人产生一些矛盾,要是被印度利用了,那就不是小事情。
    周浩相当最好的办法就是来一次彻底的改革,将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在重新分配给老百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伤害到那些地主利益。
    对此周浩毫不担心,这些地主如果愿意,可以带着他们的金银细软迁移到印度现在的控制区。
    总之,土地必须让出来的。
    第二步就是彻底废除种姓制度。
    这一步同样会得罪那些高种姓,但是周浩同样毫不在乎,因为这样肯定会获得人数更多的低种姓和贱民的拥戴。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