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2章 远东见闻录(下)  东北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个时候,估计家里人都认为我们已经阵亡的抗日战场上了吧。”
    进入真正的东北,情况又有所不同。
    在这里,完全感受不到这个国家还正处在战争之中。
    小小的车队行驶在东北大平原上,这个时候,小麦已经慢慢成熟了,村子里寥寥炊烟映衬着大片大片金色的麦田仿佛让人置身美丽的画卷之中,美不胜收!
    这样的景象也让人们忘记了南边正在经历着激烈的战火。
    突然,凯特很是感叹得说道“大刘先生,你们的周司令是一个伟大的人。
    正因为有他的存在,东北这里才成为这样一副人间美景,而不是如今国统区那样的人间惨剧。”
    大林很是骄傲地说道“那是当然的。
    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半山水,周司令是我遇到最好的一个长官。
    我们的军队之前甚至没有军饷,但是我们士兵的斗志从来都是高昂的。
    我们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我们也知道我们要干什么。
    你永远也想不到,我们东北国防军五百万大军是我们以及开荒种地自己养活我们自己的。
    我们几乎没有给地方带来任何的压力。
    唯一的影响就是日本人还没有被赶走之前,整个东北地区也就两千多万人,加上日本移民也就三千万人口,确要养活六百多万的军队。
    那个时候老百姓的压力的确相当大。
    当然,那个时候,我们凤凰山纵队两百多万大军仍然是自食其力。”
    “你们一直在种地,有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吗?你们如何保证你们的战斗力?”
    在乔治看来,军队就是国家养着的,这样自食其力军队他们之前在西方的时候听都没有听过。
    “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半天军事训练,半天干农活。”
    大刘仿佛在说着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
    “干农活也是在进行力量和耐力训练,这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周司令给各部队指挥官的最重要考核就是能否搞到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的部队。”
    “我们的各部长官种庄稼都是一把好手。”
    二林和三贵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显然,史密斯夫妇知道,大林他们的长官不仅仅种地是一把好手。
    至少在管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
    因为在目前的东北大地,很多地方的地方一把手仍然是各部军队的一把手。
    用这边的话说就是军管。
    按理说一个地方实行军官,那个地方就是混乱之地。
    因为在史密斯夫妇看来,军队就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可以说军队就是动乱之源。
    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军队依然威武雄壮,但是这里的民众却一点也不惧怕他们的士兵,反而对他们的士兵极为亲切。
    直到史密斯夫妇的小小车队来到辽中,突然遭遇特大暴雨。
    不少老百姓的房屋都被大水淹没,房屋成为危房。
    史密斯夫妇亲眼见到东北国防军年轻的士兵,穿着救生衣,腰上拴着安全绳直接冲进汹涌的辽河里去营救落水的百姓。
    这种情况下,一旦腰上的安全绳被冲断,就算身穿救生衣,也不能保障士兵的安全。
    然而,士兵们却义无反顾的冲进汹涌的辽河,救出一个又一个落水的百姓。
    有的时候,当战友们拉回安全绳的时候,拴着战士的那一头却空空如也。
    然而,士兵们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任何的犹豫,立马就有另外的战士把安全绳绑在了自己的身体上。
    看到这样的情景,史密斯夫妇简直就惊呆了。
    在他们看来,落入如此湍急的洪流里,就已经十死无生了。
    然而,这里却有人不顾自己的安全冲进汹涌的洪流里去营救其它的落水者。
    在河堤上,大批的士兵在他们长官的带领下,扛着沙袋在加固河堤。
    史密斯夫妇亲眼看到有的战士累的吐血,仍然坚持向江堤上扛沙袋。
    “大刘先生,这些士兵没有必要吧?”
    乔治很是担忧地说道。
    大刘很是伤感地说道
    “这条河堤一旦决堤,不仅会淹没大片的农田,也会淹没很多洼地的村庄。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我们以前也参与过不少的救灾。
    哪里出现灾难,哪里就会出现东北国防军士兵的身影。
    每年,我们很多部队都有非战斗减员,基本都是在救灾中牺牲的。”
    似乎这支部队全部都冲上了河堤,连后勤炊事班都冲了上去。
    早已过了饭点,战士们却仍然在河堤上坚守。
    这个时候,地方干部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